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151 ,大小:1.97MB ,
资源ID:10331786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1033178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教育研究方法最新.ppt)为本站会员(精品资料)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育研究方法最新.ppt

1、教育研究方法,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张 蓉,本课程的学习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与环节,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形成研究意识和方法意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从事教育研究打下基础。考核要求:结合教育实践,选择一个有价值的教育问题,至少运用一种研究方法,独立完成一项简单的教育研究课题,按标准格式独立撰写一份研究报告。,参考书目:,(美)杰克R.弗林克尔,诺曼E.瓦伦著,蔡永红等译:美国教育研究的设计与评估,华夏出版社。 (美)威廉维尔斯曼著,袁振国主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美)梅雷迪斯D.高尔等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

2、 (美)C. M. Charles著,张莉莉等译,教育研究导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裴娣娜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 袁振国主编: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佟庆伟、胡迎宾、孙倩编著,教育科研中的量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 刘良华著:教育研究方法专题与案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一章 教育研究的意义,一、教育研究的定义 教育研究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采用科学的方法,按照一定的步骤去认识教育现象、探求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活动。 特征: 教育研究是经验的 教育研究应是系统的 教育研究应是有效的 教育研究应是可靠的 教育研究可能有多种

3、形式,二、教育研究的分类,1、按研究目的、功能、作用来划分 基础研究:其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通过研究,寻找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有理论,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 应用研究:用于应用或检验理论,评价它在教育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具有直接的实际应用价值,解决某些特定的实际问题或提供直接有用的知识,它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 发展研究:目的在于发展用于学校的有效的策略,回答的问题是“如何改进”。 评价研究:是通过收集和分析资料数据,对一定教育目标和教育活动的相关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回答的问题是“怎么样”。 预测研究:目的在于分析事物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回答“将会怎么样”的问题。,

4、2、按一般方法论划分 质性研究研究是用文字来描述现象,而不是用数字和量度。 定量研究研究是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的,而不是用语言文字。,教育中质性定量研究的连续性特征,归纳探究 演绎探究 理解社会现象 关系,影响,原因 没有理论或实在的理论 理论基础 整体探究 针对个别变量 背景具体 背景自由(普遍性) 观察参与 研究者不介入 描述性分析 统计性分析质性 定量 人种学的 实验性的历史的 准实验性的调查,3、按研究方法来划分,描述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以及测验等手段收集资料以验证假设或回答有关现实研究的问题。相关研究: 是对两个或更多数量的变量间是否存在相关以及相关程度进行判定,研究目的在

5、于建立相关或用于预测。比较研究: 是按一定标准对彼此有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共同规律和特殊本质,从而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实验研究 根据一定的假设在教育活动中创造能验证实验假设的系统和环境,主动控制研究对象,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从而探索事物的因果关系。 实验研究举例: 实验名称:不同教学方法对高一年级化学考试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 常量:教学时间 教师现成教学班 实验变量 期末考试成绩 1班 方法1 A(成绩1)2班 方法2 B(成绩2) 因变量:3班 方法3 C(成绩3) 化学考试分数4班 方法4 (传统方法) D(成绩4) 一个学期,个案研究:是对特定的研究对

6、象(包括人或事件)的变化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的研究方法。 民族志研究:是对某个特定文化的特征以及这些特征表现出的模式进行的直接的、深入细致的研究。 历史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以往事件的原因、结果或趋向的研究,有助于解释目前事件和预测未来事件。 行动研究:是实践者为提高新的行动的效果而对其进行的系统性的研究。,三、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研究过程是一个连续性的活动,其间,时有重叠和变化。 1、确定研究问题 2、收集资料 3、分析 4、总结结果和得出结论,为了提高研究的价值,应该注意: 弄清楚研究进行的领域从实质上知道研究文献中有什么,不能只是一般性的了解。 明确研究的外在效度(内在效度应先确定好)。讨论结

7、果的普遍性。善于用逻辑基础来扩展外在效度。为使结论普遍化,考虑到所有可能的合理例证。 集中注意结果的意义而不是结果本身。 如果包含的理论已经存在或者是新的理论已经产生,要清楚地表明结果与理论之间的一致性。 寻求研究结果与其它相似研究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并且解释这些相似性如何能在这个领域内扩展研究的外在效度。 寻求研究结果与其它相似研究结果之间的不一致性,弄清可能导致这种不一致的原因。 使达到结果的推理环节明晰不要假定读者能读出作者的想法。 如果可能,注明本研究未解决的问题以待将来的研究解决,并提供下一步合理的逻辑延伸的知识。,第二章 研究问题的陈述,一、教育研究中的基本术语,效度 内在效度,指研

8、究结果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 外在效度,指研究结果能被推广到其他总体条件、时间和背景中的程度。,例1:一位体育教师要研究两种不同的练习方案对初二年级男生体育技能测试成绩产生影响的情况。这个教师计划将这两种训练方案分别运用到两个上午上体育课的班级中,随机在每个班级指定28个男生,时间都为16个星期。最后,由他本人负责对这两个班进行同样的体育技能测试。例2:研究不同类型的教材对初二年级自然科学课学习有什么不同影响。现抽出3位教师参与研究,他们分别在不同的学校教学;其中两名教师每人教4个班的初二年级自然科学课,一名教师教3个班。其中一所学校的班级是按照能力分班的。恰巧,参与研究的这个学校的这名教师教的

9、是能力高的班级。每位教师使用1种教材,试用教材的时间为9周。教师们使用不同的材料,并且没有教师使用超过一种以外的材料。9周后,对学生进行自然科学的成绩测试,每位教师使用他自己出的试卷。研究者计算出试用3种教材的自然科学的平均分数。,例3:进行一项关于某学区小学生家长对学校课程质量、管理效果等看法的调查。该学区有5所小学,在每所小学有25个学生家长被随机选出来并进行电话交谈。对于那些找不到或不愿意交谈的,有一个随机取代的规定程序。交谈结束后125个交谈者中只有6个家长因找不到而被重新替代。,信度,研究的信度指研究的方法、条件和结果是否可重复,是否具有前后一贯性。有时可区分为: 内在信度:指在给定

10、的相同条件下,资料收集、分析和解释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 外在信度涉及的是一个独立的研究者能否在相同或相似的背景下重复研究。,常量、变量,常量是一个研究中所有个体都具有的相同的特征或条件。 变量是在一个研究中不同的个体体现出的不同价值的特征和条件。 因变量是我们可以测量的变量。 自变量仅仅是一个分类变量,它对研究的个体进行分类。,例1:不同教育水平的师生课堂交流研究。自变量:不同的教育水平,4个类别:小学、初 中、高中、大学因变量:测量出的师生课堂交流各项指标的分数。例2:学校地理分布影响初二年级学生对学校态度的研究。自变量:学校地理分布,分3类:城市、城镇、乡村。因变量:对学校态度的各项指

11、标分数。例3:不同材料对概念理解的影响研究。自变量:材料的种类:图片、语音。因变量:理解概念所需的时间。,操作性定义,变量的操作性定义是关于如何或用什么办法测量变量的描述。 例如: 学习能力:在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LM表格中的分数。 科研能力:衣阿华基本技能测试科学测量的分数。 发散思维:砖的用途测试的分数。 概念理解能力:要求准确理解5个概念的时间。,假设,假设就是关于某个研究的可能结果的一种预期。 假设应该具备4条标准: 说明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间的期望关系。 研究者应有该假设是否值得检验的明确理由,这一理由有理论的或事实的依据。 假设应是可检验的。 假设应尽可能简洁明了。,假设可以区分为:

12、定向假设:示意结果有一定趋向。 例如: 二年级学生对学校的喜欢程度低于一年级学生,但却高于三年级学生。 被分配到特殊班级的学障儿童将比他们在普通班级时有更加消极的态度。 接受患者中心疗法的学生比接受传统疗法的学生对咨询过程更满意。 非定向假设:不对研究结果的方向做出某种具体的预测。 例如: 一、二、三年级学生对上学的感受将不同。 被分到特殊班级的学障儿童的态度测量分数将与分到普通班级的学障儿童不同。 接受患者中心疗法的学生对咨询过程的满意度将与接受传统疗法的学生不同。,二、研究问题的选择,选题的原则和策略 原则: 迫切性:指选题应是教育研究领域中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应用性研究课题和基础研究课

13、题。 独创性:指的是前人未曾解决或未完全解决,有一定创新,富有新意和时代感的课题。 可行性:指被研究的问题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包括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 策略: 从研究者感兴趣的问题中选择课题; 从教育工作实践中选题; 善于扬长避短,选择与研究者条件相适应的课题; 从理论学习及查阅研究文献中选择课题; 从中央到地方的研究规划中选择研究课题; 借用,移植邻近学科的研究成果选择研究课题; 从与同行的切磋,讨论中选择课题。,好的研究问题的特点 1、问题是切实可行的 2、问题是清楚的 3、问题是有意义的 4、问题是符合道德的 保护被试免受伤害 确保研究数据的保密性 对被试的欺瞒问题,不道德的实际例子: 某

14、研究者: 要求一组高中二年级学生填写同意参加某项研究的表格; 未经其父母同意,就擅自询问小学一年级学生一些敏感的问题; 删除收集到的数据中不支持其假设的部分; 不事先告知情况,就让一组初中二年级学生参加一个可能对其心理造成伤害的调查研究。 例如,研究者计划(隐蔽地)观察40个不同班级的学生8个观察者访问每个班40分钟。这些观察的目的是,寻找学生行为与特定的教师行为模式之间的关系。 对被试产生伤害的可能性? 研究数据的保密性? 欺骗?,三、研究问题的陈述,陈述问题可采用叙述或描述的形式,也可采用问题的形式。 实际上,陈述问题的形式相对来说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陈述要简洁明了,并确定研究活动的关键因

15、素(变量)。 例如: 原陈述:小学课程 再陈述:研究A城市小学4年级阅读课程对4年级学生阅读成绩的影响。 问题的陈述形式:A城市小学4年级的阅读课程对4年级学生的阅读成绩的影响是什么?,研究问题的陈述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假设与之相联系。 例如: 问题的陈述:对C城某地区教师对学校管理人员政策的看法的调查。 假设:对给在职人员予以补贴的政策持赞成态度的教师超过75%。对教师调动政策持赞成态度的教师至少有50%。小学教师与中学教师对病休政策持赞成态度的比例没有差异。对教师调动政策持赞成态度的小学教师,在郊区系统与城区系统之间存在差异。问题的陈述:研究不同教学材料对小学4年级和5年级学生的阅读成绩的影响

16、。 假设:4年级女生的阅读成绩和同级的男生一样。5年级学生的阅读成绩高于4年级学生的。,四、制定研究计划,研究计划是在实施研究之前,对研究的整体设计和全面规划。 课题申请书 数据表: 课题设计论证: 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 预期研究成果: 经费预算: 开题报告 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本人的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目标、内容、方法、拟突破的难题或攻克的难关、自己的创新或特色、实验方案或写作计划等;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应有一定数量的外文资料,外文资料中应有12篇较好的综述。,第三章 查阅文献,一、查阅文献的意义,更具体的限制和确定研究课题及假设; 告诉研究者在本领域

17、内已做了哪些工作; 提供一些可能对当前研究有用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对研究方案提出一些适当的修改意见,以避免预想不到的困难; 把握在研究中可能出现的差错; 为解释研究结果提供背景材料。,二、文献的类型,1. 按内容性质分,可分为: 一级文献,即原始文献,是由亲自经历事件的人所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材料和各种原著。 二级文献,指对一级文献加工整理而成的系统化、条理化的文献资料。 三级文献,指在二级文献的基础上对一级文献进行分类后,经过加工、整理而成的带有个人观点的文献资料。 2. 按信息载体分,可分为印刷型、缩微型、音像型和计算机阅读型,三、文献资料的收集方法,查找文献的步骤 1、分析研究课题 2、确定

18、检索工具 索引: 文摘: 书目: 参考性与资料性工具书: 计算机和互联网: 3、确定检索方法 顺序查找法: 回溯查找法: 循环查找法: 即期积累法: 计算机检索: 4、确定检索途径 书名或篇名途径 作者途径 分类途径 主题途径,文献资料的积累和整理形式 资料的积累有两种形式:笔记式、卡片式摘要卡片的参考模式 分类(代码或文字): 主题: 摘要:对所摘文字的概括 资料来源:作者、书名或篇名、出版社或报刊名、出版时间或卷期页码,四、写文献综述报告,1、引言部分: 2、综述的主体: 3、综述的总结部分: 4、结论: 5、参考文献:,第四章 定量研究的设计,定量研究以实证主义认识论为基础,主张将现实分

19、解为可测量的变量,研究代表总体的样本,大量依靠数字数据,使用统计方法分析材料。,一、定量研究的一般特征,借助研究工具测量客观的事实 研究的焦点主要在研究变量上 研究者保持中立,没有明显的价值取向 研究的实施不受情景因素的影响 研究对象为多个个案或受试者 采用数据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具体方法:实验研究、调查研究,二、定量研究资料的搜集方法,实验法是通过对某些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因素加以控制,有系统地操纵某些实验条件,然后观测与这些实验条件相伴随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调查法是用各种方法与手段,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系统的间接了解和考察,并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

20、行统计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 访谈法是以口头语言的形式,向被访者提出问题,根据被访者的回答,收集资料的过程。,三、定量研究资料的分析与整理,根据研究假设,取得经过统计处理的数据,如“平均数、百分比”等 用数据表述研究结果,定量研究问题的举例,幼儿美术教学法实验研究 提高幼儿动手能力的实验研究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学模式的实验性研究 教师素养、行为、品格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型教学实验研究 新课程标准下有效教学行为的研究,第五章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即根据一定的假设在教育活动中创造能验证实验假设的系统和环境,主动控制研究对象,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从而探索事物的因果

21、关系。 在实验研究中,研究者所考察的是自变量对因变量所产生的影响。 实验研究中的自变量常被称为实验变量或处理变量。而因变量常被称为输出变量。,一、实验研究的基本特性,1、通过比较至少两种(但常常是更多)条件或方法来评价特定条件或处理(自变量)的作用。 2、研究者积极地操纵自变量。 3、随机分配被试到各个组。,实验变量 可能的水平 1教学组织的类型 1a组际教学 b自修教室 2获得概念所用教材类型 2a口头 b图表 3实验用动物服用药量 3a5克 b10克 c15克 4任务持续进行所需时间 4a5分钟 b10分钟 c20分 钟 d30分钟 5历史教学的教学方法 5a讲座 b小组讨论c个体化教学

22、6一天中教学所用时段 6a上午 b下午 7拼写教学中所用单词表长度 7a10个单词 b25个单词c40个单词 d60个单词 e100个单词 8每天练习所用时间 8a15分钟 b30分钟c45分钟 d60分钟 9治疗类型 9a只用药物治疗 b只锻炼 c混合使用药物治疗和锻炼,二、实验研究中的分组设计,实验设计是实验中确定、排列变量所用的结构。 前测是指在实验处理之前对被试进行的测量或测验,后测是指在实验处理后进行的测量或测试。,后测控制组设计 后测控制组设计最简单的形式包含两个组:接受实验处理的组和控制组。被试在实验前被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在实验结束时,测量两个组并以此作为研究的因

23、变量。 图示:RG1 X 1RG2 一 2图中,Gs表示组,R表示随机抽取或分至各组的人数。X表示实验处理,短线“一”表示无实验处理。Os表示对相关变量的测量(测验、任务或观察)。,例子:一名4年级教师做一个有关辅助教学材料对阅读行为影响的实验。使用两种辅助教学材料,以及传统材料,他们构成3种独立(实验)变量水平。研究问题陈述如下:一项有关不同类型的辅助教材对4年级学生阅读行为影响的研究。随机抽样 后测 RG1 组1 15名被试用第一种类型的辅助教材(X1) O1 阅读测试 RG2 组2 15名被试用第二种类型的辅助教材(X2) O2 的成绩 RG3 组3 15名被试用传统教材 () O3 (

24、因变量)8周教学仅施后测控制组设计图,包含两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前测后测控制组设计 在实施实验处理之前加上测量的话,仅施后测控制组设计就被扩展为前测一后测控制组设计了。 图示:RG1 1 X 2RG2 3 一 4用奇数作下标的Os表示前测,用偶数作下标的Os表示后测。,例子: 一名研究者对几何概念的教学所用时间的长短对高中低年级学生有关空间关系的测验成绩的影响感兴趣。研究问题陈述如下: 有关立体几何概念教学的时间量对高中低年级学生在空间关系知识方面得分影响的研究。,三、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进行:一、给出某一实验结果,它的意义是什么?二、什么比较可以确定是否存在

25、某种影响?,例子:一个4组前测后测控制设计,它采用了3个不同的实验处理1、2和3以及一个控制处理。对所有组进行了前测和后测。设计图示如下:l 1一1一22 3243 5一364 7 8 a结果:12,34,56,24,但2、46和13578。解释:所有实验处理都有影响。Xl和X2的影响相同,但与X3不同。 b结果:1345678,但12。解释:X2和X3不产生影响。仅X1产生影响。 c结果:1357和2468,但1、3、5、72、4、6、8。解释:没有实验处理影响,但某些变化可能是成熟影响导致的前测与后测间的变化。 d应作怎样的比较来确定独立于实验的被试是否有变化?比较:7和8,若78,则没有

26、变化;若78,则有变化。 (比较也可在1、3、5和8间进行,因对被试进行随机分组,故而1、3、5和7被认为是对等的。),思考:,问题一:一名教师要设计一个实验以确定在高等代数课中作为辅助教材的学习材料的效果.自变量是一学期教学中代数学习的数量。该教师所教高等代数班的学生有83名,对他们进行随机分组,作为实验的被试。一组学生用辅助材料,另一组则不用。为该情景提供一个实验设计。教师需使用前测吗?怎样才可能增强内在效度?该实验有外在效度吗?若有,到何种程度?,问题二:对5个组使用仅施后测控制组设计,4次实验处理和一次控制处理。运用符号表示如下:RG1 X1 1RG2 X2 2RG3 X3 3RG4

27、X4 4RG5 5 1、需要考虑各组在实验前相同吗?为什么? 2、能否确定从实验前到实验后各组在因变量上有无变化,能否确定任何实验处理是独立的?为什么? 3、从以下结果和比较中得出什么结论?(注:等号表示观察是相同的;不等号表示它们有根本的不同。只考虑已给的结果,不对不指定的结果作比较。独立地考虑各组结果。)(1) 没有一组S相等 (2)O1=O3,以及O2=O4,但O1,O 3 O2,O4;O1,O2,O3, O4 O5 (3)O1=O2以及O3=O4=O5,但O1,O 2O3,O4,O5 (4)O1=O2=O3=O5,但O1,O2,O3,O5 O4,第六章 准实验研究,准实验研究是指一个实

28、验运用原始群体,而不是随机地安排被试进行实验处理。一、准实验研究中的效度问题 当考虑到准实验研究的效度问题时,应该对它的缺陷有清楚的认识,并对实验组间的对等性进行确定,同时在逻辑的基础上对其可能的代表性和可推广性加以论证。,二、准实验设计,仅施后测、非对等控制组设计 该设计包含与实验处理次数一样多的实验组,再如上一个控制组。使用现成的试验组进行,仅在实验处理实施后测量被试一次。 图示:1 12 2,例子:一位初级中学的老师,教授初三年级4个班的自然科学课,要研究采用3种不同的新方法和传统方法(控制)对本学科实验部分的教学的影响。这位老师对4个班级分别采用一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因变量是对该课程中的

29、实验内容实施期末考试的成绩。研究的问题可以陈述如下: 一项关于教学方法对初三年级自然科学考试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相关信息: 1在班级中,男生和女生的比例大略相等。 2学生在先前初二年级时的自然科学成绩,1、2和4班的大约相同,而3班学生成绩稍微高些,对于诸如数学等其他学科,初二年级时的学生成绩情况相同。 3尽管这所学校大部分不是按学生能力分班,但有一个英语优等班;因为受课程安排时间的限制,3班的许多学生也在英语优等班里学习。在这项研究里,教学时间和教师是常量。1班和4班上午上课;另两个班下午上课。实验结果及其解释: 假设后期测试呈现出以下实验结果模式: l2,1和2大于4,而3又大于1和2。

30、 解释:方法1和方法2都比传统方法更有效,而且方法l和方法2效果相同。既然一班在上午教学,另外两班在下午教学,这些方法看来并不受一天中时间不同的影响。我们对于方法3无法得出确切的结论;实际上,它有可能不如传统方法有效,3班后期测试的高分可能归结于学生的能力。,前测一后测非对等控制组设计,该设计除了对被试也实施前测外,其他方面与仅施后测非对等控制组设计相似。 假如有K次实验处理,其一般形式可以图解如下:1 1 1 22 3 2 4 K 2K1 K 2KK+1 2K+1 2K+2,例子:在4年级进行一项采用两种新的阅读方案的教学实验,研究各方案对学生阅读成绩可能产生的影响,这项设计的实验处理是新的

31、阅读方案,传统的方案作为控制处理。同一学区的30个小学4年级班级参加实验,不进行随机挑选和组合。每种方案都有10名教师报名参加,即两种新方案和一种传统方案各由10名教师来施行。当然,每名教师只能施行一种方案。先用阅读成绩测验A卷对学生进行前测;然后用这3种教学方案教学18周;随后对学生采用阅读成绩测验B卷进行后测。这项设计可图解如:,实验结果及其解释 假设出现了以下结果:1=3=5,但2 4,而且2,4 6,但4大于2,2又大于6。 解释:根据前测结果,一开始小组间看起来十分相近,产生方案效果:两种新方案都比传统方案有效,而且第二种新方案最有效。,(三)时间系列设计,时间系列设计就是对一个或多

32、个原始的被试组进行反复测量,并在至少一个组的两次测量之间插入实验处理。 1、单组时间系列设计 一个单组时间系列设计可以简单地图解如下: 12345,例子:一位理疗师在对12个人一组的病人实施一项为期9星期的康复计划。小组成员每天都要接受治疗,在每周末根据一份身体能力测试表进行测试。除了第7周(在随机的基础上决定的)期间施行一种实验治疗法之外,都采用一种传统类型的治疗法。此项设计可以图解如下: 12345678,2、多组时间系列设计 单组时间系列设计可以扩展,使其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这种实验设计通常包括一个控制组,这种情况的设计例子可以图解如下: 1 1234567 2 8910111213

33、14,例子:一个老师教1年级3个班的代数,他决定进行一项研究,其研究问题可以陈述如下: 一项关于不同反馈类型对代数成绩影响的研究。在这个学期中,这位老师进行了5次同等难度的一小时代数测验。尽管随着教学的进展,这些测验涵盖了不同的教学内容,但因为老师精心采用了难度水平大致相等的题目设计试卷,因而每次测验具有大体相同的难度。在第2次和第3次测验之间,教师给1班以正反馈(1);给2班以负反馈(2),对第3班不做任何反馈(控制处理)。这项实验的图解如图。原始班级 反馈的类型(自变量)G1 1班 O1O2X1O3O4O5 代数测试G2 2班 O6O7X2O8O9O10 得 分G3 3班 O11O12O1

34、3O14O15 (因变量)教学时间:1学期多组时间系列设计图解,包括两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结果模式1:O1=O2=O5,同时O3=O4,但O3、O4比O1、O2和O5大;6=7=9=10,但8比7要小;另外,11=12=13=14=15,而且1=6=11。 解释:正反馈(X1)提高了学习成绩,其效果持续到第4次观测(O4);负反馈(X2)低了学习成绩,但它仅产生了一个短暂的影响效果。因为第3组G3的学习成绩高度一致,看起来不像有任何外部因素在导致成绩发生变化。尽管没有随机地安排各被试组,但依据代数考试成绩,最初各班的考试分数是相等的,所以各小组在实施实验处理前看起来是大体相似的。结果模式2:

35、1=2,3=4=5,但3=4=5,但3、4、5比1、2都大;6=7=8,同时9=10,但9、10又比6、7、8大;11=12=13,而且14=15,但14、15要比11、12、13大,1=6=11,而且4=9=14。 解释:因为这种模式中第3组(3)和第2组(2)相同,那么负反馈(2)无效。正反馈(1)提高了学习成绩,至少显示了有直接的效果。因为所有的班级在第4次测验中成绩都提高了,所以很难对正反馈(1)的长效性作出任何推断。各个班级代数成绩的一致提高很可能归结于一种外部因素。无论什么因素引起了这种增长,它都产生了一种持续到第5次测验的效果。既然各班开始测试的分数都相等,因此各班在实验开始时看

36、起来是相似的。,(四)单一个案实验设计,该设计通常要进行反复观测,同时它还适用于“单一变量规则” 一次实验仅改变一个变量。 AB设计是最简单的单一个案实验设计。 A和B用来代表实验条件:A表示基线条件,B表示实验处理条件。可以图解如下:,例子:一位新老师陷入课堂管理的困境,而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正在帮助这位新教师解决这一难题。这位经验丰富的教师对新教师进行了为期4周、每周两次的观测,采用一份教师表现观察记录表进行记录。这段时间属于基线时间(A)。8次观测所得的资料组成了基线资料。实验处理(B)是两位教师半个小时的磋商,其间经验丰富的老师讨论了新教师的课堂表现并尽量指导新教师的行为向改善课堂管理的

37、方向转变。这种磋商进行了9次,第一次是在实验处理条件B下的第一次观测之前,随后每进行一次观测紧接着一次磋商。就像条件A一样,条件B也实施4个星期,而且8次B条件下的观测也是在与A条件相同的情况(同样的班级、同样长的时间、一天的同一时间等等)下进行,惟一不同的是实验处理。,结果模式1:从1到8的观测值是稳定的,这使我们确信教师的目前行为不能改善课堂的管理。接着从9开始到14,观测值呈上升趋势,说明教师的行为改善了课堂管理,然后从14到16观测结果又趋于稳定。解释:这样一个结果模式,无可置疑地证明了实验处取得了期望的效果。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得以改善并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然而,这种实验结果也可能归因

38、于新教师的自然成熟,加之由于时间相对较短,把这作为实验结果的另一种解释未必是正确的。结果模式2 :从1到5之间,曲线表现出较大的波动,但5到8较稳定。从9到16,除了教师改善课堂管理的行为观测值稍高外,其曲线具有和从O1到O5一样的波动模式。 解释:对于这些实验结果几乎不可能得到确切的解释。新教师的课堂表现非常不稳定,尽管实验处理似乎稍微改进了教师的表现,但在整个4周的时间内,教师课堂表现的稳定性并没有提高。显然,存在着诸如课堂条件或教师情感等其他变量的影响,并且其效果超过了实验的效果。,问题1:一位生物学教师现在有3套可利用的实验教材,他打算在3个班级分别使用一套教材,为期一学期。他所感兴趣

39、的研究问题是,不同的实验材料对于学生实验概念的获得是否有不同的影响,这将通过对学生进行期末考试来测量。这一测验分数是因变量。尽管学生不是被随机地安排到各班,而各班在能力方面是不同的。这位教师决定采用仅施后测非对等控制组设计,请将设计用图表示出来。如果这位教师使用前测后测非对等控制组设计,这种设计和仅施后测非对等控制组设计相比会有哪些优点?威胁这项研究的内在效度的可能性有哪些?这项研究结果的可推广性如何? 有3套实验材料,既然不可能让一个班没有材料去接受实验处理,我们可以把其中一套作为传统或控制组使用。设计图示如下:1 1 12 2 23 3 通过在学期开始时进行一次前测来实施前测后测非对等控制

40、组设计。 前测的优点在于:(1)实验前的对等班可以在前测中得到检验;(2)前测得分可作为分析用的统计对照。 如果班级不对等,内在效度就会受到威胁,造成影响因变量的其他变量与实验材料混淆。也有可能因来自不同班级的学生讨论或实验材料,会产生班级交叉带来的混乱。 假定实验结果可以解释,它就可推广到该教师所任教学校的生物教学中,并且,如果学生整体的特征没发生变化,这种推广可能要持续几年时间。若推广到其他学校、学生和教师中,还须在逻辑上加以讨论。,问题2:一项两组时间系列设计运用于一项健康教育研究中,这项研究由两所高级中学参加。因变量是学生对健康的保养习惯的态度;这在学期考试和在18周的学期中每3周进行

41、一次测量。这样每个班级被测量7次。实验处理(X)包括放映一系列有危害身体健康的不良习惯电影,每3周被随机地插入到其中一个班级中。设计可以图解如下: 1 123 4567 2 891011121314 解释下列可能的结果模式: 1、 1=2 =3 =8 =9 =10 =11 =12 =13 =14,4大于3 ,O4小于5,5小于6,6小于7。因变量的分数越高,学生健康态度越积极。 解释:实验处理具有一种积极的效果,至少是直接的,但随时间流逝,这一效果会逐渐消失。2、 O1=O8,O2=O9,O3=O10;从O8到O14即表现出分数持续上升的模式;O4比O3和O11都大;O5比O12大,但O6=O

42、13,O7=O14。 解释:实验处理具有一种短期的效果,在另外持续3周后便消失了。3、 做怎样的比较才能确定正常的班级教学是否也具有自变量X的效果。 解释:从O8到O14来检测G2。如果态度得分有变化,那么正规的班级教学就有效果。,问题3:使用现成被试组进行一项研究,以确定3种不同的训练方案所产生的效果。对各个小组实施前测,然后执行这些训练方案,为期6周。各方案完成后马上对各小组实施后测,6个星期后再进行一次测量。这项设计可以图解如下:G1 O1X1O2O3G2 O4X2O5O6G3 O7X3O8O9 独立思考以下各组实验结果,并对之加以解释。 a. O1= O4= O7= O3 = O6 =

43、O9,O2大于O1,O5大于O4, O8大于O7,但O2大于O5,而且也大于O8。 解释:训练计划存在短期效应而无长期效果。计划的效应是不相同的,X1很有效,而X3则最小。, b. O1= O4= O7,而O2= O5=O8 = O3 = O6 = O9,但O1、O4、O7 O2、O5、O8、 O3 、 O6 、O9。 解释:有短期效应,并保持较长时间,3项训练计划一样有效。 c. O1 O4O7 , O1大于O4,O4大于O7;O2大于O5,O5大于O8,但O3 = O6 = O9。 解释:最初,实验组是不对等的,在短期内他们依然保持这种相关状态。我们无法说明是否存在短期效应。显然,长期效应

44、是没有的,并且时间一长,实验组间的最初差异也会消失。 d.假设方案实施完成后,马上产生一种实验处理效果,我们要做怎样的比较才能决定是否产生了长远的实验处理效果? 解释:O3和O1和O2,O6和O4和O5,且O9和O7和O8。 e.在这项实验设计中,有没有方法可以确定是否存在着前测的影响。如果有,那么如何确定?如果没有,为什么没有? 解释:不,因为对所有组均实施前测,没有未经前测的比较组。,第七章 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收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现实材料,并对这些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科学结论的整个探究过程。,一、调查研究的基本特征 从一群人中获得某些信息,以期对这群人所属总体的

45、某些特征(如能力、观点、态度、信念、知识等)进行描述。 收集信息的主要方式是问问题,被问及的各个成员的回答就构成了研究的数据。 信息是从样本中获得的,而不是从总体的每个成员中获得的。,二、调查设计的类型 纵向调查设计 纵向调查设计涉及随着时间推移收集资料的调查和在特定时间内及时收集资料的调查。横向调查设计 横向调查设计是指对一个代表总体的随机样本,在一段时间内,进行一次性收集资料。,三、调查研究的步骤,(一)问题的定义 例子:分层次定义问题 经济因素是否使教师过早地放弃了这个职业? 教师过早地离开这个职业是因为收入太少吗? 教师过早地离开这个职业是因为他们在学校中的月薪太低了吗? 教师过早地离开这个职业是因为暑假没有发薪水吗? 教师过早地离开这个职业是因为他们的月薪太少因而促使他们在教书的同时要做第二职业吗? 教师过早地离开这个职业是因为月薪太少而促使他们在暑假时必须做不同的工作吗? 教师过早地离开这个职业是因为他们的薪水等级结构吗? 教师过早地离开这个职业是因为他们的薪水等级的上限太低了吗? 教师过早地离开这个职业是因为他们的月薪等级提升速度太慢了吗? 教师过早地离开这个职业是因为他们得到的额外福利太少吗? 教师过早地离开这个职业是因为他们的医疗保险不完善吗? 教师过早地离开这个职业是因为他们的人寿保险不完善吗? 教师过早地离开这个职业是因为他们的退休福利不完善吗 ?,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