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8 ,大小:652.50KB ,
资源ID:10149922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1014992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双闭环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报告.doc)为本站会员(精品资料)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双闭环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报告.doc

1、WORD 格式可编辑专业技术分享电气工程学院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专 业: 自动化 设计题目:双闭环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 分院院长: 教研室主任: WORD 格式可编辑专业技术分享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参数 三相桥式整流电路,已知参数为:PN=555KW,UN=750V,IN=760A,nN=375r/min,电动势系数 Ce=1.82V.min/r,电枢回路总电阻 R=0.14 ,允许电流过载倍数 =1.5,触发整流环节的放大倍数 Ks=75,电磁时间常数 Tl=0.031s,机电时间常数 Tm=0.112s 电流反馈时间常数 Toi=0.002s,转速反

2、馈滤波时间常数 Ton=0.02s。且调节器输入输出电压 U*nm=U*in=U*cm=10V,调节器输入电阻 R0=40K。2.设计内容1)根据题目的技术要求,分析论证并确定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画出系统组成的原理框图。2) 建立双闭环调速系统动态数学模型。3)动态设计计算:根据技术要求,对系统进行动态校正,确定 ASR调节器与 ACR 调节器的结构形式及进行参数计算,使调速系统工作稳定,并满足动态性能指标的要求。4) 利用 MATLAB 进行双闭环调速系统仿真分析,并研究参数变化时对直流电动机动态性能的影响。3.设计要求: 1)该调速系统能进行平滑地速度调节,负载电机不可逆运行,具有较宽地转

3、速调速范围( ) ,系统在工作范围内能稳定工作。10D2)系统静特性良好,无静差(静差率 ) 。2S3)动态性能指标:转速超调量 n10%,电流超调量 ,动态5%i最大转速降 ,调速系统的过渡过程时间(调节时间) 。810%n 1st4)系统在 5%负载以上变化的运行范围内电流连续。5)主电路采用三项全控桥。WORD 格式可编辑专业技术分享4. 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1) 、要求在课程设计答辩时提交课程设计报告。2) 、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A、系统各环节选型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调节器的工程设计Simulink 仿真B、系统调试过程介绍,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办法等;C、课程设计总结。

4、包括本次课程设计过程中的收获、体会,以及对该课程设计的意见、建议等;D、设计中参考文献列表;E、报告使用 B5 纸打印,全文不少于 2000 字。5. 参考资料1 朱仁初,万伯任.电力拖动控制系统设计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4.2 王兆安,黄俊.电力电子技术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3 陈伯时.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M, 第三版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年 6 月4 孔凡才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M 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19855 段文泽,童明倜.电气传动控制系统及其工程设计M.四川:重庆大学出版社,1989.10.6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5、指导书. 6. 设计进度(2012 年 12 月 3 日至 12 月 14 日)时 间 设计内容12 月 3 日 布置设计任务、查阅资料12 月 4 日-12 月 7 日 方案论证及总体设计12 月 10 日-12 月 13日 系统调试及整理课程设计报告12 月 14 日 课程设计答辩7. 课程设计时间及地点2012 年 12 月 3 日2012 年 12 月 14 日上午 8:0011:00;下午 13:0016:00二、评语及成绩WORD 格式可编辑专业技术分享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评估标准 等级优良中 及不及方案设计(15)优:设计方案合理,内容正确,有独立见解或创造性;良:方案正确,有一

6、定见解; 中:设计方案及内容基本正确,分析问题基本正确,无原则性错误; 及:设计方案及内容基本合理,分析问题能力较差,但无原则性错误;不及:设计方案不合理,有严重的原则性错误;优良中 及不及技术指标(20)优:各项指标均完全达到良:各项指标基本达到,只有一项指标有微小差距中:有一项指标没有达到及:有两项指标没有达到不及:有三项指标以上没有达到优良中 及不及完成情况(50)设计报告(15)优:设计报告内容正确,完整,规范,图面质量好,且符合国家制图标准;良:设计报告内容正确,较完整,规范,图面质量较好,且符合国家制图标准;中:设计报告内容有个别错误,较完整,较规范,图面质量一般; 及:设计报告内

7、容基本正确完整,较规范,有多个错误;不及:设计报告内容中不加消化,照搬照抄;优良中 及不及综合能力(30)设计实施能力(15)优:能够自行利用现有资料,对设计方案进行合理分析,方案确定正确,程序设计合理,工具软件使用熟练;良:在教师指导下能够利用现有资料,对设计方案进行合理分析,方案确定正确,程序设计合理,工具软件使用熟练;中:在教师指导下能够利用现有资料,对设计方案进行合理分析,方案确定较正确,程序设计较合理,工具软件使用较熟练;及:教师指导参与过多,才能够利用现有资料,对设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评估标准 等级WORD 格式可编辑专业技术分享设计实施能力(15)计方案进行检验,程序设计较合理,

8、工具软件使用较熟练;不及:不能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规定的设计方案检验。优良中 及不及综合能力(30) 故障处理能力(15)优:能够自行对硬件和程序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高效的解决;良:在教师指导下能够较好处理硬件和程序出现的问题,并能够消化吸收;中:在教师指导下能够基本处理硬件和程序出现的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及:教师指导参与过多,才能够完成硬件和程序出现的问题;不及:不能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故障的处理。优良中 及不及安全文明操作(10)优: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和设备、设计现场整齐规范;良: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和设备,设计现场较整齐规范;中: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和设备,设计现场欠整齐;及:没有发生安

9、全事,现场长期脏、乱差,或造成材料浪费不及:发生安全事,或现场长期脏、乱差,或造成材料浪费优良中 及不及基本素质(20)劳动纪律(10)优:能完全遵守课程设计管理制度和作息制度,无违纪行为良:能遵守课程设计管理制度和无旷工行为,迟到/早退 1 次中:能遵守课程设计管理制度和无旷工行为,迟到/早退 2 次及:违反守课程设计管理制度,或有 1 次旷工、或迟到/早退 3 次不及:劳动纪律出现重大问题,取消成绩总成绩:指导教师:等级评分标准:优=90 上,良=8980,中=7970,及=6960,不及=60 下WORD 格式可编辑专业技术分享目 录第一章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 11.1 双闭环

10、直流调速系统的介绍 11.2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 21.3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稳态结构图和静特性 31.4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 41.4.1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 41.4.2 起动过程分析 5第二章 调节器的工程设计 82.1 调节器的设计原则 82.2 型系统与型系统的性能比较 82.3 电流调节器的设计 92.3.1 结构框图的化简和结构的选择 92.3.2 时间常数的计算 .112.3.3 选择电流调节器的结构 .112.3.4 计算电流调节器的参数 .122.3.5 校验近似条件 .122.3.6 计算调节器的电阻和电容 .132.4 转速调节器的设计

11、.142.4.1 转速环结构框图的化简 .142.4.2 确定时间常数 .152.4.3 选择转速调节器结构 .152.4.4 计算转速调节器参数 .162.4.5 检验近似条件 .162.4.6 计算调节器电阻和电容 .17第三章 Simulink 仿真 .183.1 脉冲同步触发器子系统构建 .183.2 转速环的仿真设计 .193.3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设计 .20总结 .21参考文献 .22WORD 格式可编辑专业技术分享第一章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1.1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介绍双闭环(转速环、电流环)直流调速系统是一种当前应用广泛,经济,适用的电力传动系统。它具有动态

12、响应快、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我们知道反馈闭环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抗扰性能,它对于被反馈环的前向通道上的一切扰动作用都能有效的加以抑制。采用转速负反馈和 PI 调节器的单闭环调速系统可以在保证系统稳定的条件下实现转速无静差。但如果对系统的动态性能要求较高,例如要求起制动、突加负载动态速降小等等,单闭环系统就难以满足要求。这主要是因为在单闭环系统中不能完全按照需要来控制动态过程的电流或转矩。在单闭环系统中,只有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是专门用来控制电流的。但它只是在超过临界电流 Idcr 值以后,靠强烈的负反馈作用限制电流的冲击,并不能很理想的控制电流的动态波形。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单闭环调速系统起动时的电

13、流和转速波形如图 1-(a)所示。当电流从最大值降低下来以后,电机转矩也随之减小,因而加速过程必然拖长。图 1-1 调速系统起动过程的电流和转速波形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希望在电机最大电流(转矩)受限的条件下,充分利用电机的允许过载能力,最好是在过渡过程中始终保持电流(转矩)为允许最大值,使电力拖动系统尽可能用最大的加速度起动,到达稳定转速后,又让电流立即降下来,使转矩马上与负载相平衡,从而转入稳态运行。这样的理想起动过程波形如图 1-(b)所示,这时,启动电流成方波WORD 格式可编辑专业技术分享而转速是线性增长的。这是在最大电流(转矩)受限的条件下调速系统所能得到的最快的起动过程。实际上,由于

14、主电路电感的作用,电流不能突跳,为了实现在允许条件下最快启动,关键是要获得一段使电流保持为最大值 Idm 的恒流过程,按照反馈控制规律,采用某个物理量的负反馈就可以保持该量基本不变,那么采用电流负反馈就能得到近似的恒流过程。问题是希望在启动过程中只有电流负反馈,而不能让它和转速负反馈同时加到一个调节器的输入端,到达稳态转速后,又希望只要转速负反馈,不再靠电流负反馈发挥主作用,因此我们采用双闭环调速系统。这样就能做到既存在转速和电流两种负反馈作用又能使它们作用在不同的阶段。1.2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为了实现转速和电流两种负反馈分别起作用,在系统中设置了两个调节器,分别调节转速和电流,二者之

15、间实行串级连接,如图 1-2 所示,即把转速调节器的输出当作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再用电流调节器的输出去控制晶闸管整流器的触发装置。从闭环结构上看,电流调节环在里面,叫做内环;转速环在外面,叫做外环。这样就形成了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该双闭环调速系统的两个调节器 ASR 和 ACR 一般都采用 PI 调节器。因为 PI 调节器作为校正装置既可以保证系统的稳态精度,使系统在稳态运行时得到无静差调速,又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作为控制器时又能兼顾快速响应和消除静差两方面的要求。一般的调速系统要求以稳和准为主,图 1-2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WORD 格式可编辑专业技术分享图中 U*n、Un转速

16、给定电压和转速反馈电压;U*i、Ui电流给定电压和电流反馈电压; ASR转速调节器; ACR电流调节器;TG测速发电机;TA 电流互感器;UPE电力电子变换器1.3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稳态结构图和静特性图 1-3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稳态结构图双闭环直流系统的稳态结构图如图 1-3 所示,分析双闭环调速系统静特性的关键是掌握 PI 调节器的稳态特征。一般存在两种状况:饱和 输出达到限幅值;不饱和输出未达到限幅值。当调节器饱和时,输出为恒值,输入量的变化不再影响输出,相当与使该调节环开环。当调节器不饱和时,PI 作用使输入偏差电压 在稳太时总是为零。实际上,在正常运行时,电流调节器是不会达到饱

17、和状态的。因此,对静特性来说,只有转速调节器饱和与不饱和两种情况。1)转速调节器不饱和这时,两个调节器都不饱和,稳态时,它们的输入偏差电压都是零,因此,Un*=Un=an=an0 Ui*=Ui=Id可得:n=Un*/a=n0从而得到静特性曲线的 CA 段。与此同时,由于 ASR 不饱和,Ui*n0,则 UnUn*,ASR 将退出饱和状态图 1-4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静特性曲线1.4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1.4.1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双闭环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主要形式仍然是以传递函数或零极点模型为基础的系统动态结构图。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结构框图如图 1-5所示。图中

18、Wasr(s)和 Wacr(s) 分别表示转速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了引出电流反馈,在电动机的动态结构框图中必须把电枢电流 Id显露出来。WORD 格式可编辑专业技术分享图 1-5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结构框图1.4.2 起动过程分析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突加给定电压 Ugn 由静止状态起动时,转速调节器输出电压 Ugi、电流调节器输出电压 Uk、可控整流器输出电压 Ud、电动机电枢电流 Ia 和转速 n 的动态响应波形过程如图 1-6 所示。由于在起动过程中转速调节器 ASR 经历了不饱和、饱和、退饱和三种情况,整个动态过程就分成、三个阶段。图 1-6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起动过程的

19、转速和电流波形WORD 格式可编辑专业技术分享第一阶段是电流上升阶段。当突加给定电压 Ugn 时,由于电动机的机电惯性较大,电动机还来不及转动(n=0) ,转速负反馈电压 Ufn=0,这时Un=Ugn-Ufn 很大,使 ASR 的输出突增为 Ugio,ACR 的输出为 Uko,可控整流器的输出为 Udo 使电枢电流 Ia 迅速增加。当增加到 IaIL(负载电流)时,电动机开始转动,以后转速调节器 ASR 的输出很快达到限幅值 Ugim,从而使电枢电流达到所对应的最大值 Iam(在这过程中Uk,Ud 的下降是由于电流负反馈所引起的) ,到这时电流负反馈电压与ACR 的给定电压基本上是相等的,即

20、UgimUft=Iam 式中,电流反馈系数。速度调节器 ASR 的输出限幅值正是按这个要求来整定的。第二阶段是恒流升速阶段。从电流升到最大值 Iam 开始,到转速升到给定值为止,这是启动过程的主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ASR 一直是饱和的,转速负反馈不起调节作用,转速环相当于开环状态,系统表现为恒流调节。由于电流 Ia 保持恒定值 Iam,即系统的加速度 dn/dt 为恒值,所以转速 n 按线性规律上升,由 Ud=IamR+CeN 知,Ud 也线性增加,这就要求 Uk 也要线性增加,故在启动过程中电流调节器是不应该饱和的,晶闸管可控整流环节也不应该饱和。第三阶段是转速调节阶段。转速调节器在这个阶

21、段中起作用。开始时转速已经上升到给定值,ASR 的给定电压 Ugn 与转速负反馈电压 Ufn相平衡,输入偏差Un 等于零。但其输出却由于积分作用还维持在限幅值 Ugim ,所以电动机仍在以最大电流 Iam 下加速,使转速超调。超调后,Ufn0,Un0,使 ASR 退出饱和,其输出电压(也就是 ACR 的给定电压)Ugi 才从限幅值降下来, Uk 与 Ud 也随之降了下来,但是,由于 Ia仍大于负载电流 Il,在开始一段时间内转速仍继续上升。到 IaIl 时,电动机才开始在负载的阻力下减速,知道稳定(如果系统的动态品质不够好,可能振荡几次以后才稳定) 。在这个阶段中 ASR 与 ACR 同时发挥

22、作用,由于转速调节器在外环,ASR 处于主导地位,而 ACR 的作用则力图使 Ia尽快地跟随 ASR 输出 Ugi 的变化。稳态时,转速等于给定值 ng,电枢电流 Ia 等于负载电流 Il,ASR 和ACR 的输入偏差电压都为零,但由于积分作用,它们都有恒定的输出电WORD 格式可编辑专业技术分享压。ASR 的输出电压为:Ugi=Ufi=Il,ACR 的输出电压为:Uk=(Ceng+IlR)/Ks。由上述可知,双闭环调速系统,在启动过程的大部分时间内,ASR 处于饱和限幅状态,转速环相当于开路,系统表现为恒电流调节,从而可基本上实现理想过程。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转速响应一定有超调,只有在超调后,转

23、速调节器才能退出饱和,使在稳定运行时 ASR 发挥调节作用,从而使在稳态和接近稳态运行中表现为无静差调速。故双闭环调速系统具有良好的静态和动态品质。综上所述,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起动过程有以下三个特点:(1)饱和非线形控制:随着 ASR 的饱和与不饱和,整个系统处于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在不同情况下表现为不同结构的线形系统,只能采用分段线形化的方法来分析,不能简单的用线形控制理论来笼统的设计这样的控制系统。(2)转速超调:当转速调节器 ASR 采用 PI 调节器时,转速必然有超调。转速略有超调一般是容许的,对于完全不允许超调的情况,应采用其他控制方法来抑制超调。(3)准时间最优控制:在设备允许条件下

24、实现最短时间的控制称作“时间最优控制” ,对于电力拖动系统,在电动机允许过载能力限制下的恒流起动,就是时间最优控制。但由于在起动过程、两个阶段中电流不能突变,实际起动过程与理想启动过程相比还有一些差距,不过这两段时间只占全部起动时间中很小的成分,无伤大局,可称作“准时间最优控制” 。采用饱和非线性控制的方法实现准时间最优控制是一种很有实用价值的控制策略,在各种多环控制中得到普遍应用。WORD 格式可编辑专业技术分享第二章 调节器的工程设计2.1 调节器的设计原则为了保证转速发生器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系统采用转速变化率反馈和电流反馈的双闭环电路主要考虑以下问题:1)保证转速在设定后尽快达到稳速状

25、态;2)保证最优的稳定时间;3)减小转速超调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对转速、电流两个调节器的进行优化设计,以满足系统的需要。建立调节器工程设计方法所遵循的原则是:1)概念清楚、易懂;2)计算公式简明、好记;3)不仅给出参数计算的公式,而且指明参数调整的方向;4)能考虑饱和非线性控制的情况,同样给出简明的计算公式;5)适用于各种可以简化成典型系统的反馈控制系统。直流调速系统调节器参数的工程设计包括确定典型系统、选择调节器类型、计算调节器参数、计算调节器电路参数、校验等内容。在选择调节器结构时,只采用少量的典型系统,它的参数与系统性能指标的关系都已事先找到,具体选择参数时只须按现成的公式和表格

26、中的数据计算一下就可以了,这样就使设计方法规范化,大大减少了设计工作量。2.2 型系统与型系统的性能比较许多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可表示为: nijrmjjsTKsW1WORD 格式可编辑专业技术分享根据 W(s)中积分环节个数的不同,将该控制系统称为 0 型、型、型系统。自动控制理论证明,0 型系统在稳态时是有差的,而型及型以上的系统很难稳定。因此,通常为了保证稳定性和一定的稳态精度,多用型、型系统,典型的型、型系统其开环传递函数为(2-1))1()TsKW(2-2))()2一般说来典型型系统在动态跟随性能上可以做到超调小,但抗忧性能差;而典型型系统的超调量相对要大一些而抗扰性能却比较好。基

27、于此,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电流环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保持电枢电流在动态过程中不超过允许值,即能否抑制超调是设计电流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所以一般电流环多设计为型系统,电流调节的设计应以此为限定条件。至于转速环,稳态无静差是最根本的要求,所以转速环通常设计为型系统。在双闭环调速系统中,整流装置滞后时间常数 Ts 和电流滤波时间常数 Toi 一般都比电枢回路电磁 Tl 小很多,可将前两者近似为一个惯性环节,取 Ti=Ts+Toi。这样,经过小惯性环节的近似处理后,电流环的控制对象是一个双惯性环节,要将其设计成典型型系统,同理,经过小惯性环节的近似处理后,转速环的被控对象形如式(2-1)。如前所

28、述,转速环应设计成型系统,所以转速调节器也就设计成 PI 型调节器,如下式所示:(2-3)sKW)1()2.3 电流调节器的设计2.3.1 结构框图的化简和结构的选择在按动态性能设计电流环时,可以暂不考虑反电动势变化的动态影响,即 E0。这时,电流环如图 2-1 所示。WORD 格式可编辑专业技术分享图 2-1 电流环的动态结构框图及其化简忽略反电动势对电流环作用的近似条件是: 13cimlT式中 -电流环开环频率特性的截止频率。ci如果把给定滤波和反馈滤波两个环节都等效地移到环内,同时把给定信号改成 U*i(s) / ,则电流环便等效成单位负反馈系统。+ - ACRUc(s) Ks/R(Ts

29、s+1)(Tl s+1)Id(s)U*i(s) T0is+1图 2-2 等效成单位负反馈系统最后,由于 Ts 和 T0i 一般都比 Tl 小得多,可以当作小惯性群而近似地看作是一个惯性环节,其时间常数为Ti = Ts + Toi 则电流环结构图最终简化成图 2-3Ud0(s)+-Ui(s)ACR 1/RTl s+1U*i(s) Uc(s) KsTss+1 Id(s)T0is+11T0is+1WORD 格式可编辑专业技术分享+- ACR Uc(s) Ks/R(Tls+1)(Tis+1)Id(s)U*i(s)图 2-23c图图 2-3 小惯性环节的近似处理2.3.2 时间常数的计算1)直流电机参数

30、 2)整流装置滞后时间常数 Ts=0.0017s。3)电流滤波时间常数 Toi=0.002s。4)电流环小时间常数之和 T =Ts+Toi=0。0017s +0。002s =0.0037s5)电枢回路电磁时间常数 l031.6)电力拖动系统机电时间常数 Tm=0.112s2.3.3 选择电流调节器的结构要求电流无静差,实际系统不允许电枢电流在突加控制作用时有太大的超调,以保证电流在动态过程中不超过允许值,而对电网电压波动的及时抗扰作用只是次要的因素,为此,电流环应以跟随性能为主,应选用典型 I 型系统。 电流环的控制对象是双惯性型的,要校正成典型 I 型系统,显然应采用 PI 型的电流调节器,

31、其传递函数可以写成 (2-5)式中 Ki 电流调节器的比例系数;i 电流调节器的超前时间常数。sKWiACR)1()WORD 格式可编辑专业技术分享检查对电源电压的抗扰性能: ,参照典型型系统动态抗37.80.1ilT扰性能指标与参数的关系表格,可以看出各项指标都是可以接受的。2.3.4 计算电流调节器的参数电流调节器超前时间常数: i=Tl=0.031s。电流环开环增益:要求 i5%时,应取 KITi =0.5,因此于是,ACR 的比例系数为: 8.0.0751431siIiKR,26.3nN*imU 08.765.1imU*NI2.3.5 校验近似条件电流环截止频率: ci=KI=135.

32、1s-1;晶闸管整流装置传递函数的近似条件:满足近似条件1.96017.31sTs忽略反电动势变化对电流环动态影响的条件:1.357.05sTiIWORD 格式可编辑专业技术分享91.503.12.03lmT电流环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满足近似条件8.102017.13oisT2.3.6 计算调节器的电阻和电容图 2-4 PI 型电路调节器的组成按所用运算放大器取 R0=40k,各电阻和电容值为:kkKRii 3652.348.0 取FFCii 1136.取RToii 2.02.04.30 取WORD 格式可编辑专业技术分享2.4 转速调节器的设计2.4.1 转速环结构框图的化简电流环经简化

33、后可视作转速环中的一个环节,接入转速环内,电流环等效环节的输入量应为 Ui*(s),因此电流环在转速环中应等效为用电流环的等效环节代替电流环后,整个转速控制系统的动态结构图便如图 2-5 所示和电流环一样,把转速给定滤波和反馈滤波环节移到环内,同时将给定信号改成 U*n(s)/,再把时间常数为 1 / KI 和 T0n 的两个小惯性环节合并起来,近似成一个时间常数为的惯性环节,其中图 2-5 用等效环节代替电流环的转速环的动态结构图1)(Icli*id sKWsIn (s)+-Un (s)ASR CeTmsRU*n(s) Id (s) T0ns+11 T0ns+1U*n(s)1KI+-IdL

34、(s)onInTWORD 格式可编辑专业技术分享最后转速环结构简图为图 2-6图 2-6 等效成单位负反馈系统和小惯性的近似处理的转速环结构框图2.4.2 确定时间常数1)电流环等效时间常数 1/KI。由电流环参数可知 KITi =0.5,则sTKiI 074.3.22)转速滤波时间常数 Ton。根据已知条件可知 Ton=0.02s3)转速环小时间常数 Tn 。按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取 sKTonIn 0274074.12.4.3 选择转速调节器结构为了实现转速无静差,在负载扰动作用点前面必须有一个积分环节,它应该包含在转速调节器 ASR 中,现在在扰动作用点后面已经有了一个积分环节,因此转速

35、环开环传递函数应共有两个积分环节,所以应该设计成典型 型系统,这样的系统同时也能满足动态抗扰性能好的要求。由此可见,ASR 也应该采用 PI 调节器,其传递函数为WORD 格式可编辑专业技术分享式中 Kn 转速调节器的比例系数; n 转速调节器的超前时间常数。2.4.4 计算转速调节器参数按跟随和抗扰性能都较好的原则,取 h=5,则 ASR 的超前时间常数为:shTn137.024.5转速环开环增益为: 2222 8.5074.561nNhKASR 的比例系数为: 51.0274.10267.5.2)1( nmenRThC2.4.5 检验近似条件转速环截止频率为 11 76.213.085sK

36、nNcn1) 电流环传递函数简化条件为满足近似条件1.037.3sTiIssWnASR)1()WORD 格式可编辑专业技术分享2) 转速环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为满足近似条件14.270.1353sTKonI2.4.6 计算调节器电阻和电容图 2-7 PI 型转速调节器的组成取 R0=40k ,则;取 kkRKn 420.42051.0;取 FFCn 3.36.4237.RTon 210.30 取WORD 格式可编辑专业技术分享第三章 Simulink 仿真3.1 脉冲同步触发器子系统构建校正后电流环的动态结构框图经过化简和相关计算,在 matlab 中搭建好系统的模型,如下图 3-1:图 3

37、-1 电流环的仿真模型WORD 格式可编辑专业技术分享0.5 1 1.5 2 2.5 3 3.5 4 4.5 500.20.40.60.811.21.43.2 转速环的仿真设计校正后电流环的动态结构框图经过化简和相关计算,在 matlab 中搭建好系统的模型,如下图 3-2:图 3-2 转速环的仿真模型WORD 格式可编辑专业技术分享0 1 2 3 4 5 6 7 8 9 1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3.3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设计校正后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结构框图经过化简和相关计算,在matlab 中搭建好系统的模型,如下图 3-3:图 3-3 双闭环直

38、流调速系统的仿真模型WORD 格式可编辑专业技术分享总结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日异。回顾起此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

39、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第一次做的,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当真正做时就不那么得心应手了!课程设计之后,学到了!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同时,对给过我帮助的所有同学和各位指导老师再次表示忠心的感谢!感谢老师的帮助,您辛苦了!总结人:2012 年 12 月 14 日WORD 格式可编辑专业技术分享参考文献1 朱仁初,万伯任.电力拖动控制系统设计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4.2 王兆安,黄俊.电力电子技术M.

40、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3 陈伯时.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M, 第三版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年 6 月4 孔凡才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M 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19855 段文泽,童明倜.电气传动控制系统及其工程设计M.四川:重庆大学出版社,1989.10.6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工程部维修工的岗位职责 1、 严格遵守公司员工守则和各项规章制度,服从领班安排,除完成日常维修任务外,有计划地承担其它工作任务; 2、 努力学习技术,熟练掌握现有电气设备的原理及实际操作与维修 ; 3、 积极协调配电工的工作,出现事故时无条件地迅速返回机房,听从领班的指挥; 4、 招待执行所管辖设备的检修计划,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并填好记录表格; 5、 严格执行设备管理制度,做好日夜班的交接班工作 ; 6、 交班时发生故障,上一班必须协同下一班排队故障后才能下班,配电设备发生事故时不得离岗; 7、 请假、补休需在一天前报告领班,并由领班安排合适的替班人.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