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 ,大小:15.89KB ,
资源ID:10120947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1012094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读《考古学专题六讲》报告.doc)为本站会员(精品资料)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读《考古学专题六讲》报告.doc

1、 张光直先生作为引领聚落考古风潮的大学者,其于上世纪 60 年代出稿的古代中国考古 ,既开拓了聚落考古的新方法,同时又是把中国的古代文明研究第一次纳入到西方的学术体系,出版后产生巨大影响,并多次再版,到今天依然是这一领域的“圣经” 。和这本皇皇巨著相比, 考古学专题六讲真的不算什么,但对一个想要了解什么是考古学以及考古学对史学研究有何助益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最简要又最有启发性的读物。通俗晓畅的语言,鲜活的例子,俯拾即是的比喻,使这本书风靡一时 。 在这本小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张先生一贯主张的运用人类学的眼光、世界性的眼光、整合的眼光来看待文明演进的思想。他把中国的文明放在东亚、环太平洋地区

2、乃至世界范围内进行考虑,倡导用中国的资料来研究人类社会的一般法则。在他看来,世界的文明分为连续性与断裂性两种,前者以中国和玛雅为代表,后者以苏美尔为代表,中国的形态很可能是全世界向文明演进的主要形态,而西方的形态实在是个例外,因此自西方经验而来的一般法则在中国就不能有普遍的应用性。这也许才是张光直先生毕生心血的凝结。 。 张光直先生自称对于考古学的兴趣,发端于小时候偶然读到的一本人类学泛论,为日本西村真次教授所著。我对于考古学的兴趣,乃是来自于对于考古学这门学科的诗意想象,魅惑于考古学直面历史、沟通时间之维的神奇。张光直先生在要是有个青年考古工作者来问道里面写道:“我想不出比田野考古更大在精神

3、上的享受了。”吾对此言,心有戚戚。当然,我知道此生大概与考古工作无缘了,更不敢奢望有张光直先生般的成就,然而当一个局外的旁观者,分享一点考古工作的诗意,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无上愉悦。读张光直先生此书,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其内容的明白晓畅,极为专业的知识在张先生笔下变得浅白易懂,然后我所注意的,是张先生在书中的几个观点,颇能引起我思考的兴趣。1、古代中国(春秋以前)的文明,其思想宗教方面,与萨满教式的世界观的特点相吻合。张先生从两个方面来论证这个问题:A、把世界分为天地人神等层级;B、中国古代巫师沟通天地时所用的工具与全张光直先生此书,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其内容的明白晓畅,极为专业的知识在张先生笔下变得浅白

4、易懂,然后我所注意的,是张先生在书中的几个观点,颇能引起我思考的兴趣。1、古代中国(春秋以前)的文明,其思想宗教方面,与萨满教式的世界观的特点相吻合。张先生从两个方面来论证这个问题:A、把世界分为天地人神等层级;B、中国古代巫师沟通天地时所用的工具与全世界萨满式文化使用的工具大致相同,如高山、树木、龟策、各种动物、玉琮等。一次偶然的机会,读了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葛氏对于春秋之前思想史的描述,重点放在以宇宙时空和祖灵崇拜为基点构建起来的思想经纬,以我个人的感觉而言,似乎不够清晰。张光直先生把古代中国思想放在萨满教这一世界性的原始宗教的基础之上讨论,似乎颇有启发意义。2、“在中国古代,财富的积累主

5、要是通过政治手段,而不是通过技术手段或贸易手段的。所以中国文明产生中的许多新成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化的结果。这种关系的变化,并不造成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隔绝。”(页 11)一直以来,我们对于历史发展的动力的解释,都遵循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也就是经济基础决定论。张光直先生却在此发出异端之论,把社会进化的部分原因归结于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一定程度上大大削弱了经济决定论的力度。张光直先生论证道,青铜时代文明出现后,文明时代替代野蛮时代,然而这个转变过程中,生产工具没有产生重大变化,大规模水利建设没有进行,主要生产工具的原料仍旧是石、木、骨、蚌等,青铜工具主要应用

6、于战争与祭祀,跟生产基本无关。其论点之是非也许还值得商榷,然其理论之新意不可抹煞。3、世界性的文明演进过程是连续性的,如中国文明、玛雅文明;西方世界的文明演进则是突破性的、非常态的。方占据世界中心几百年之后的现在,我们自觉不自觉地都在思想中打下了西方中心主义的痕迹,人们便把西方文明的演进过程看做人类文明演进的一般形态,其他文明的演进则被当做病态。张光直先生在考察了几种不同的文明形态之后论述道,以中国为代表的世界性或非西方式的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连续性的,就是从野蛮社会到文明社会许多文化、社会成分延续下来,其中主要延续下来的内容就是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后者即西方式的是一个突破式的

7、,就是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经过技术、贸易等新因素的产生而造成一种对自然生态系统束缚的突破”。(页 18)经过一番讨论后,张光直先生道:“我们不妨提出一个对世界史前史的新的基本看法:从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容。它的代表,我称为玛雅-中国文化连续体。这个连续体后世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产生了一连串的文化,这一连串的文化中间就包括中国文化和玛雅文化在内。在公元前四千纪后期,两河流域发生了西方式文明的突破,这个突破造成了与玛雅-中国文化连续体不同的、一连串新文化成分的产生。在这些新文化成分中,主要的关系是经济、技术的关系,亦即人对自然的关系。”(页 23-24) 真是越来越喜欢张光直先生的书了!他的书见解独到、深入浅出、幽默风趣,他深厚的人类学功底和美国考古思维让他的文章成为读惯了国内专业书教科书的人的一块他山石,而中国文化的浸淫和教育又使得他的文章对于中国读者不像外国考古学家那般翻译拗口、思维隔膜。 本书可以说是文革后将外国考古学思想介绍到中国的最早的一本书之一,不仅影响了文革后的一代考古学人,薄薄的书页中蕴含的巨大思我想魅力,也不断给有志于考古、对于考古感兴趣的新人以启迪。怀念张光直先生。斯人已逝,文章不朽。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