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16.55KB ,
资源ID:10117967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1011796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与防治对策分析.doc)为本站会员(精品资料)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与防治对策分析.doc

1、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与防治对策分析摘要:室内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人们身体的健康。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步增加。在分析现阶段室内空气污染状况的基础上,对室内空气污染中甲醛、氨、氡、苯和 TVOC 的成因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进行了分析,从装修、施工、入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并通过检测工作来进行室内空气污染评估与控制。关键词:室内空气,污染,来源,防治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是指建筑物本身、装饰材料或家具释放出的有害人体健康的气体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它越来越严重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在日常生活中,人类至少 7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特别是城市人口在室内的时间甚

2、至超过了 90%,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人类健康生活的隐形杀手,国际上一些室内环境专家把室内空气污染列入对公众健康危害最大的 5 种环境因素之一。室内空气污染危害的严重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几年,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室内环境的标准,从建筑装饰材料的使用,到室内空气中污染物含量的限制,对室内环境进行全方位严格的监控,但在装修施工过程以及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会产生的空气污染仍然较为严重。1.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与危害1.1 甲醛1.1.1 物化性质:甲醛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溶于水。其 35%40%的水溶液通称福尔马林。1.1.2 主要污染源:用作室内装饰的胶合板、细木工板、中

3、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等人造板材,释放期长达 315 年;含有甲醛成分并有可能向外界散发的其它各类装饰材料,如贴强布、贴墙纸、化纤地毯、泡沫塑料、油漆和涂料等;燃烧后会散发甲醛的某些材料,如香烟及一些有机材料。1.1.3 危害:吸入高浓度的甲醛后,会出现呼吸道的严重刺激和水肿、眼刺痛、头痛,也可发生支气管哮喘,这些均可能是由于甲醛的致敏作用。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皮炎、色斑、坏死等。经常吸入少量甲醛,能引起慢性中毒,出现粘膜充血、皮肤刺激症、过敏性皮炎、指甲角化等。全身症状有头痛、乏力、心悸、失眠和体重减轻等。1.2 氨1.2.1 物化性质:氨是一种挥发性、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被液化成无色

4、液体,易溶于水。1.2.2 主要污染源:主要来源于混凝土防冻剂等外加剂、防火板中的阻燃剂等。1.2.3 危害:因氨极易溶于水,对眼、喉、上呼吸道作用快,刺激性强,轻者引起充血和分泌物增多,进而可引起肺水肿。长时间接触低浓度氨,可引起喉炎、声音嘶哑。重者则可发生喉头水肿、喉痉挛而引起窒息,也可出现呼吸困难、肺水肿、昏迷和休克等。1.3 氡1.3.1 物化性质:氡是由镭衰变产生的自然界唯一的天然放射性情性气体,无色无味。1.3.2 主要污染源:建筑主体材料及装饰材料如水泥、砖沙、石材、瓷砖等建筑材料是氡的主要来源,房基土壤或岩石中也会有氡析出,地质断裂带会有大量氡析出。1.3.3 危害:氡及其子体

5、随空气进入人体,或附着于气管粘膜及肺部表面,或溶入体液进入细胞组织,形成体内辐射,诱发肺癌、白血病和呼吸道病变。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氡是仅次于吸烟引起肺癌的第二大致癌物质。1.4 苯1.4.1 物化性质:苯是一种无色、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液体,具有易挥发、易燃、蒸气有爆炸性的特点。1.4.2 主要污染源:油漆、涂料和胶粘剂是空气中苯的主要来源。1.4.3 危害:苯为强致癌物质。短时间内高浓度吸入,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醉作用,轻者有头晕、头痛、恶心、胸闷、乏力、意识模糊,严重者可致昏迷以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如果长期接触,则会引起慢性中毒,可出现头痛、失眠、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另

6、外,还有 TVOC(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也是重要的污染源。2.室内空气污染防治对策2.1 装修设计防治在装修前要科学地确定装修设计方案,对房间的整体结构、用材和布局进行设计。为防治污染,装修格调力求做到简洁、大方、实用,不要过分追求豪华、奢侈。在装修设计时应尽量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装修环保材料进行装修,并考虑材料用量问题。每一套房屋的面积是固定的,对材料所释放的有害气体的承载度是有限的。环保装饰材料中不是没有有害物质,而是含量或释放量要低于国家标准。如果消费者能正确使用,或使用量较小,环保材料确实比一般材料更加安全。2.2 选材防治在装修过程中使用的大量板材、涂料、胶粘剂等装修材料都是造成室

7、内空气污染的根源。国家对装修材料制定了严格的有害物质控制标准,必须按照国标来严把材料关,做到慎选装饰材料,拒毒于门外。装修前到管理规范的材料市场购买有正规检测机构出具合格检测报告的产品,做好主要装修材料的进场验收。在选购人造板材时,必须选用符合 E1 类标准的产品;在选用大理石、花岗岩时应查看其放射性是否超标;购买油漆、涂料时尽量选用合格的水性健康型油漆和涂料;若是购买成品家具,应注意内部板材切口或表面是否密封,打开柜门是否有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若存在上述问题则需谨慎选购。2.3 工程施工防治装修施工过程中,如果将装饰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密封在材料当中,不散发到室内空气中去,一般就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8、。所以,通过合理的施工方法可以控制装饰材料中有害物质的空气释放量。如用细木工板、胶合板等板材打制家具时,若有裸露空气的地方,则材料中甲醛会释放到室内空气中,因此板材反面及所有切口处都要多刷几层油漆进行密封。为防止建筑主体材料中氡、氨的释放,应在墙体表面多做几遍涂料、油漆,涂膜要达到一定的厚度。为减少污染,在施工中不应在木地板下铺设木工板作垫板,尽可能不用或少用胶粘剂。2.4 植物防治在居室中摆上几盆植物,不仅起到了美化环境的作用,也能净化室内空气。在诸多植物中,吊兰吸附有毒气体效果特别好,芦荟有一定的吸收异味作用还能美化居室,绿色带果植物盆景既环保香味又自然还有益健康,仙人掌、虎皮兰、景天、芦

9、荟和吊兰等是一直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还可利用一些自然的除味品放置于柜子里,如柠檬、柚子皮、橘子皮、白醋等。在密封的橱柜内吸收掉一部分板材及油漆释放出的污染物,这样打开柜子时对外散发的污染物会减少。2.5 通风防治预防室内空气污染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是自然通风,保证室内有一定的新风量。居室要经常开窗户通风换气,切忌长时间的封闭。尤其是新建的住房和新装修的住房一定要坚持长期开窗,增加室内空气的流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让各种气体尽量散发,其毒性会有所减少。装修完工后不能马上入住,更不可在通风不畅的新装修房内过夜,而应在通风透气较长时间后再考虑入住。最好是等到没有异味,油漆、涂料等已干燥,室内空气检

10、测合格后再入住。若检测后 TVOC含量超标,因有机化合物极易挥发,保持自然通风则可降低室内空气中 TVOC 含量。若甲醛含量超标,通风可降低室内甲醛含量,但若想彻底解决,则需从源头遏制甲醛的释放。4.结束语防治室内空气污染,提高室内空气品质,保证有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必须从控制室内空气污染源做起,简化装修,采用绿色建材,合理施工。通过室内空气检测来检验室内空气品质状况。若室内空气污染较为严重时,应根据污染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如果降低室内设施污染物释放量比较困难时,最好的办法是通过通风换气,扩大通风量和使用空气净化器,把室内空气污染降低到危害人体健康的浓度以下,这是比较实用而有效的措施。参考文献1蔡宏道 现代 环境卫生学M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1995:448-4802中华 人民FS:PAGE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325-2001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2006 年版)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3陈丽 雅,金振国室内空气 污染有关疾病 J.江苏预防医学,2001, (4):48-49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