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87 ,大小:4.18MB ,
资源ID:10101249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1010124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51223】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发展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pdf)为本站会员(精品资料)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51223】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发展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pdf

1、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 发展总体规划 (征求意见稿)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 二一五年十二月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发展总体规划 I 目 录 第一章 规划背景与基础条件 . 1 一、规划背景及意义 1 二、规划编制依据及实施范围 . 8 三、规划实施单位 12 四、规划实施的基础条件 . 12 第二章 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模式借鉴与创新 16 一、国内典型模式 16 二、国外及其他地区典型模式 . 20 三、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的借鉴与创新 . 22 第三章 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发展总体要求 27 一、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 27 二、发展定

2、位与主要目标 . 29 三、实施路径 32 第四章 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规划布局 36 一、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 . 36 二、土地利用 39 第五章 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发展任务 44 一、打造高水平的西安交大科教学区 . 44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发展总体规划 II 二、搭建国内一流联合研发创新平台 . 47 三、加速科研成果孵化、应用和推广 . 48 四、加强建设各类社会公共服务设施 . 50 五、配套完善各项市政工程基础设施 . 52 六、全面开展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工作 . 60 第六章 建设投资及效益分析 . 64 一、建设投资初步匡算 64 二、融资模式

3、设计 65 三、资金筹措方案 69 四、建设进度计划 70 五、综合效益分析 71 第七章 体制机制创新及保障措施 . 74 一、创新试验区的建设与管理模式 . 74 二、改革试验区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 76 三、健全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机制 . 77 四、完善试验区创新发展保障政策 . 79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发展总体规划 1 第一章 规划背景与基础条件 一、规划背景及意义 国务院在 2014年 1月 6日国函20142号文“关于同意设立陕西西咸新区”的批复中指出:西咸新区建设要紧紧围绕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走资源集约、产业集聚、人才集中、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西咸新区总体方案中也

4、明确提出:发挥西安科研资源优势,统筹科技综合配套政策,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将西咸新区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高新技术研发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创新型产业生产基地,并在沣西组团产城发展格局中,进一步强调:主要承接转化高新技术成果,重点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际化教育产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与此同时,西安交通大学(以下简称“西安交大”)党委书记张迈曾、校长王树国等校领导班子,依据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西咸新区“科技创新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并结合西安交大新一轮发展需求,主动提出在西咸新区建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构想,这一构想与西咸新区主要领导提出在沣西创造

5、一个 21 世纪“智慧学镇”的想法一拍即合,并立即得到陕西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和教育部等中央有关部门的高度认可。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西安交大所提报告及时作出“同意。建议西咸新区与西安交大就规划与项目等问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发展总体规划 2 题开展工作,积极推进”的重要批示。 2015 年 1 月,西安交大会同西咸新区完成了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智慧学镇规划方案并报陕西省发改委。省发改委组织专家评审并征求了省有关部门意见,评审意见在充分肯定项目建设思路、目标、规模和机制等问题的同时,提出“尽快委托国际高端咨询机构和智库,按照国际一流的要求高水平编制项目总体规划。”西安交大会同西咸新区

6、在经过大量调研比选工作的基础上,于 2015 年 7月,正式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承担本规划的编制工作。 规划编制组初步研究后认为,“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与“智慧学镇”在概念、功能、目标、任务和发展模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建议将“智慧学镇”作为“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一个试验区来谋划。这一调整,将有利于西安交大扩大提升科研教学平台建设,联合沣西新城创建“政校企”紧密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产品产业化的示范基地,以及打造以市场化运作公司为主体、以政府有关方面协调服务为保障、以构建开放型建设管理体制为特征的新型智慧学镇;有利于将试验区所形成的可复制、可推广经验辐射到整个西咸新区、陕西省乃至中国西

7、部科技资源集中和产业发展前景良好的地区,真正使“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成为支撑中国西部经济创新发展、促进丝路经济带产业合作的战略高地和西安交大争创世界一流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发展总体规划 3 大学的目标得到统一,其试验探索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建设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的有益探索 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与其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学家约瑟夫A熊彼特在他 1912 年德文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理论,并指出经济变迁的关键驱动力是创新活动。世界经济每次危机后走向长期复苏的规律性特征也说明,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不在于采取

8、了多少货币刺激政策,而取决于危机发生后能否出现重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进而推动世界经济走向新的长周期繁荣和发展。对于我国而言,过去 30多年依靠要素驱动成功跨越了低收入国家的“贫困陷阱”,但经济规模大而不强、经济增长快而不优,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需要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因此,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西安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前沿阵地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具有战略地位突出,科技资源丰富、创新实力雄厚的基础和优势。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

9、西安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年均经济增速达 12%以上。2014 年,经济总量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发展总体规划 4 为 5474亿元,增速 9.9%,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国 15个副省级城市前列,进入追赶超越阶段。2014 年,西安全社会研发(R&D)支出 285亿元,占 GDP比重为 5.2%,发明专利授权 4379件,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58.3%,引领、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增强。西安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确定了以创新驱动实现产业优化升级,以创新驱动促进城市转型发展,以创新驱动加快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发展思路。特别是提出了以西咸新区和西安交大为主体,共

10、同开发建设科技创新港,是顺应发展要求、促进经济提质增效的有益尝试和探索,同时也是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推动西安作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核心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 (二)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建设是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实现西咸新区战略定位的重大举措 党的“十八大”提出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四化同步发展”。在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陕西西咸新区”的批复中,明确要求“探索和实践以人为核心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 科技创新港试验区

11、(智慧学镇)的建设,是在顺应国家创新驱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发展总体规划 5 动发展战略要求的同时,将西咸新区现代田园城市理念与国际著名高校、科技创新基地的“学镇”理念相结合,在新区规划的沣西新城内,按照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这一战略定位要求提出的重大举措。其主要内涵:(1)借鉴国内外城市、大学城、科学及产业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立足自身实际,加强学区园区社区型城市建设;(2)遵循城市融于自然的理念,打造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城镇空间组团式紧凑布局、生态空间和农业空间环绕周边、城乡有机融合、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田园城镇;(3)优化城镇发展空间,提升城镇承载能力,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12、,建设具有现代气息、朝气蓬勃、对外开放的新型新城镇化范例。 (三)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建设是发挥西安交大科教优势,实现科研转化和产业孵化的重要平台 实践表明,高等院校作为科研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同时也是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动力源泉和贡献主体,大学中的各类研究院所、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科技园区等已经在区域经济及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甚至巨大的推动作用。西安是中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最聚集的城市之一,在校学生人数位居中国第三,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也是中国高校密度和受高等教育人数最多的城市,中国三大教育、科研中心之一,拥有国家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发展总

13、体规划 6 “211”工程大学7所、“985”工程3所,特别是作为传统名校的西安交大,拥有8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58个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教师队伍中有两院院士25人,“长江学者”47人,“杰青”35人,“千人计划”学者41人,“青年千人”18人。齐全的学科门类,丰富的科技资源,以及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使西安交大蕴藏着巨大的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的实力和潜力。 西安交大和西咸新区携手共建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可以充分发挥西安交通大学的科教优势,有序利用西咸新区宝贵的土地资源,创建学术交流和科研平台、成果转化和科技孵化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14、,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成为吸引一流人才、实现科研成果转化的高地、产业发展的技术引擎、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创新示范,成为面向社会开放的自主创新成果的源头供给。让原始创新的成果(西安交大近5年来已取得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共计32项,授权发明专利1819项,可转化科研成果500余项)源源不断流向社会主战场,把西安交大和西咸新区深度融入西部大开发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科技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快经济转型和发展模式转变。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发展总体规划 7 (四)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建设是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和新型智慧学镇的必由之路 作为世界四大最具影响力

15、全球性大学排名之一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将是否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水平作为衡量世界一流大学与否的一项很重要的定量评价指标(具体评价指标为知识转化效益)。在我国,自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来,教育界、科技界就开始重视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从目前的评价结果看,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基础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科技活跃度和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整体的科技创新水平与世界一流大学还有不小的差距,其中亟待破解的难题是助力科技创新、科研成果转化的平台及相关支撑体系建设相对滞后,高校的很多科技创新成果无法得到及时有效转化。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高校每年的国家级科技成果在60008000

16、项,但真正实现有效转化与产业化的还不到10。这不仅直接导致这些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价值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消失,从而造成科技资源的浪费,而且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西安交大在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同样存在上述瓶颈问题和制约因素。此外,随着国家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西安作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核心城市,也必然会按照改革创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发展总体规划 8 新发展的总体要求,对包括西安交通大学在内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在科技成果转化、开放创新、科技管理体制、开展更高层次的国际创新合作

17、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以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转型。 因此,在上述双重发展目标的约束和激励下,通过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建设,不仅可为西安交大争创世界一流大学打造良好的创新平台和支撑体系,还有利于在新型智慧学镇的建设和形成过程中,形成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创新发展区域,为西安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打好基础。 二、规划编制依据及实施范围 (一)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6号) 2.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3. 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 4.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5.国务院关于

18、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64号) 5. 关于同意设立陕西西咸新区的批复(国函20142号) 6.关于加快西咸新区发展的若干意见(陕发201410号)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发展总体规划 9 7. 西咸新区总体规划(2010-2020年) 8.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分区规划(2010-2020) 9. 西安交通大学发展战略规划(2011-2020 年) 10. 西安交通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20 年) 11.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控制性详细规划 12.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项目城市设计最终成果 13. 国家、陕西省、西咸新区和沣西新城其

19、它相关技术规定和规划。 (二)规划实施范围 规划实施范围即为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建设地所属区域,其中: 用地范围:北至渭河河道中线,东至规划渭东路咸户路(新渭沙),西南至连霍高速公路。总用地面积11.54平方公里。 规划建设用地范围: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中西部,北临渭河,东临新河,南至西宝高速新线,北与新河三角洲交汇,距西安古城约23公里。规划总用地面积为282.79 公顷(约4242亩,位置及范围见图1、2)。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发展总体规划 10 图1.1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位置示意图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发展总体规划 1

20、1 图1.2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范围示意图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发展总体规划 12 三、规划实施单位 西咸新区交大科技创新港发展有限公司是由西安交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和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的平台公司,负责按照本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及任务,开发建设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 四、规划实施的基础条件 (一)西咸新区科技创新环境良好 根据西咸新区总体规划(2010-2020年),西咸新区的发展战略定位之一是发挥西安科研资源优势,统筹科技综合配套政策,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将西咸新区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高新技术

21、研发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创新型产业生产基地。为此,陕西省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加快西咸新区发展的若干意见(陕发201410号)中,积极支持西咸新区创建国家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技术转移和支持产权交易平台;同时联合省内众多高校签署人才战略合作协议,积极吸纳创新科技人才来西咸新区发展、创业;特别是还从赋予行政管理权限、统一新区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财政体制、加大土地支持力度、健全金融支撑体系等方面入手,全面打造和提升科技创新发展的软环境。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发展总体规划 13 (二)沣西新区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规划选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沣西新城范

22、围内,距离西安古城和咸阳主城区分别仅有23公里和7公里,区位优势明显,信息资源丰富。而沣西新城又是关中天水经济区核心支撑区西咸新区的重要板块, 是未来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综合服务副中心和新兴产业基地。其具体优势集中体现在: 生态水系良好。濒临渭河水系,环绕农田,与城区相对隔离,生态环境良好,有利于围绕水系、田园开展景观设计,营造优美娴静的田园风光,建成智慧学镇空间形态,成为吸引高端人才集聚的亮点。 对外交通便捷:连霍高速(西宝段)新线和老线穿境而过,距机场仅15分钟车程,距交大兴庆校区40分钟车程。区域内已规划4条地铁线路(其中地铁5号线延伸线将直通创新港),新城东西主干道(红光路)直通西安市中

23、心,南北主干道(秦皇大道)连接咸阳主城1号桥。 发展定位契合:沣西新城重点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际化教育产业,促进战略新兴产业聚集发展,与科技创新港发展定位高度契合。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发展总体规划 14 信息产业发达:位于沣西新城的西咸新区信息产业园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以大数据产业为主导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及陕西广电四大运营商,以及微软等产业巨头先期集中落户,形成大数据产业网络传输平台和信息资源集聚区,信息基础平台初步形成。 (三)西安交大科技实力较为突出 西安交大

24、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国家“七五 ”、“八五”首批重点建设项目学校和国家“211”、“985”大学。是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济、管理、文、法、哲、教育和艺术等10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设有26个学院(部)、8个本科生书院和12所附属教学医院。现有教职工5561人,专任教师2861人,教授、副教授1700余人。 西安交大科技工作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国际前沿、突出自主创新、加速成果转化为发展战略,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科技竞争力。2000年至今,本校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的“973计划”项目21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438项,基础研究项目数和经费在全国

25、高校位居前列。2000年以来,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45项。依托学科与人才培养优势,创新产学研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发展总体规划 15 合作模式,与政府、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注重解决行业关键性技术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发展总体规划 16 第二章 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模式借鉴与创新 一、国内典型模式 1. 杭州未来科技城与梦想小镇 杭州未来科技城是中组部、国资委确定的全国 4 个未来科技城之一,是第三批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规划总面积113 平方公里。主要围绕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

26、药研发、新能源新材料研发、装备制造研发、软件与创意设计、金融中介及生产性服务业等门类,打造二三产融合发展的 2.5 产业集聚区和人才特区,建设产城融合发展的科技新城。自建设以来高层次人才和高端项目快速聚集,城市建设和产业配套不断推进,与浙江大学的战略合作全面开启。浙江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关于在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建设人才特区打造人才高地的意见,集聚全省资源加快打造科技资源充分集聚、体制机制充满活力、公共服务便利优质、创业创新高度活跃的人才特区。 “梦想小镇”则是在国家号召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浙江省、杭州市大力发展信息经济的背景下,依托杭州未来科技城蓬勃的产业前景和良好的创业环境

27、,努力打造的全国互联网创业首选地和创新资本集聚高地。规划范围约 3 平方公里,由互联网创业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发展总体规划 17 小镇与天使小镇、商业配套三大功能分区构成,在空间布局上按照创业办公、生活和精神文化三个1/3来设置。 2. 上海创智天地园区 2003 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把杨浦建设成为知识创新区,提出了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理念,由此启动了上海创智天地园区建设,规划占地 1258亩,总建筑面积 100 万平方米。通过不断建设和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以创智天地园区为核心,辐射江湾五角场地区的杨浦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集聚区,集聚了 5个国家级

28、大学科技园和 10个专业化科技园区、建成了上海最大的科技孵化器,3500 多家头脑型、创业型中小科技企业集聚在周边,现代设计、电子信息、环保节能、教育服务等产业保持年均 30%以上的快速发展,科教资源优势正在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 在建设模式上,上海创智天地园区充分利用杨浦区拥有众多大学、科研机构的优势,让大学校区、社区和创业园区联动发展,除建设以高校、科研机构和跨国公司总部级研发中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业型企业办公基地外,还配套建设商业、餐饮、休闲、会展、住宅等公共服务设施,在政策保障方面,创智天地作为市政府批准的“杨浦知识创新基地”的核心组成部分,现已纳入张江高新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试

29、验区(智慧学镇)发展总体规划 18 区,被认定为“上海软件出口创新园区”和“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化(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基地”。 3.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昌平园与沙河高教园区 2009 年 3 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求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努力培养和聚集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才,着力研发和转化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昌平园作为最早加入中关村的三个分园之一,范围为 51.4 平方公里,位列示范区“一区十六园”空间规模第三位,由未来科技城、北京科技商务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三一产业园、沙河高校园区等重点功能区组成。2

30、014 年,昌平园企业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分别为 4107 件和 2748 件,同比增长均为 22.8%。现有各类孵化器近 30 家,包括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留创园,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4 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4 家。昌平园共有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 69 人,其中 25 人入选“千人计划”、36 人入选“海聚工程”、8 人入选“高聚工程”。 位于昌平园的沙河高教园区,作为北京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两个大学园区之一,是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重要决策,保证首都高等教育在新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北京城市总体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发展总体规划 19 划中昌平新城的重

31、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以高等教育为中心,融学习、工作、居住为一体的现代化学园都市。规划总用地面积 799.72 公顷(合 11995.8亩),建设用地面积 733.63公顷,总建筑面积 522.08万平方米,计划投资总规模约为 280 亿元人民币,规划居住和工作人口约为 15万人,中央财经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外交学院入驻园区。 4. 广州科技创新城与广州大学城 广州国际创新城位于广州市的东南部,总规划范围 73平方公里,为充分激活广州大学城的科教资源,实现经济发展创新驱动,依靠珠江水岸和山岛水系的区位特色,打造“一核两翼”的整体布局。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现代服务业

32、国际创新园”,以此为契机,广州国际创新城积极推进部省市共建,全力打造广州国际科技合作孵化基地、珠三角国际科技服务辐射核心、华南国际科技合作资源汇聚之地、全球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际智能生态文化之城。 广州大学城是其研发教育核心区,入驻了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 10所高校,总面积 17.9平方公里,规划人口 25万人,是国家一流大学园区、华南地区高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交流中心、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城市新区。在其两侧分别是广州国际创新城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发展总体规划 20 健康服务产业区(广州国际生物岛)和科技创新服务启动区(南岸启动区)。 根据规划,广州国际创新城的未来建

33、设将融研发、居住、休闲于一体,更加注重突出良好的山水生态、配备便利的生活服务设施、建设城市慢行系统、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更加注重提供包括标准化服务、孵化服务、产权服务、金融服务、综合信息服务在内的全方位科技创新服务,更加注重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对接国际化做事规则、实施知识产权保护、营造有利于人才引进和创新涌现的政策制度环境,更加注重产城融合、学城融合、人城融合,致力于建造宜业宜居的理想之城、幸福之城。 二、国外及其他地区典型模式 1. 美国模式 美国硅谷地区各种技术产业集群沿城际高速公路分布,多数技术产业集群位于高速公路附近或几条高速公路的交叉处,甚至一些外贸型企业集群建在机场附近。硅谷中的产

34、业群落往往由这些企业统筹自建,占地面积巨大,通常超过 800 英亩,园内中各种研发、办公、配套生活设施齐全,完全是自成体系的产业集群。以世界知名大企业为龙头的大型产业模块和以众多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为支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发展总体规划 21 撑的中小产业模块,共同活跃在这片世界最著名的高科技产业带,表现出层次丰富、种类多样的特征。 2. 新竹模式 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位于新竹市区东南,纵横台湾南北的高速公路和铁路从旁穿过,至桃园国际机场乘车也只需 40分钟路程,交通十分便利。园区西侧可与台湾著名的学府邻近,附近还有重要的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中心工业技术研究院和精密仪器发展中心、天然气

35、研究所,以及中华理工学院等数十所大专院校和中等学校,是台湾主要的科研、教育中心。 为促进科学工业园区的建设,决策层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条件。与美国硅谷模式不同,台湾的新竹科学工业园是由政府主办的,带有较强的计划性,对岛内重点行业和企业实行点对点服务。台湾当局向园区厂商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在土地的使用方面,采取了只租不卖的政策,还在园区预先建筑了许多标准厂房,大大降低了厂商进入园区设厂的成本。当局还向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厂商提供了很多优惠条件,包括入园手续简单、税收优惠、低息贷款等。 3. 英国模式 剑桥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城。在这里,除了壮丽的剑桥大学建筑之外,还有古色古香的商店、宁静的公园、以及代

36、表剑桥现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发展总体规划 22 代化的百货公司,商店及运动设施。整个剑桥的外观而言仍是明快而且现代化的。牛津因闻名于它的是世界一流学府的地位和遍布各地的古迹,使它成为人们极度梦想的城市。大学城历史悠久,但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商业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使牛津这座古老的城市焕发了青春的活力。剑桥与牛津都是世界著名学府,建设历史悠久,都是依托大学发展,逐渐扩大与完善的。牛津被称作“大学中有城市”,剑桥则是“城市中有大学”。 4. 日本模式 日本筑波科学城是日本政府在 20 世纪 60 年代为实现“技术立国”目标而建立的科学工业园区,开创了科学工业园区的建设的新模式,被世

37、人称为“现代科技乌托邦”。筑波科学城在建设过程中采取国家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协作的管理体系。土地开发和公用设施建设项目由住宅和城市开发集团负责;科研和教育机构的建设由建设部负责;建造和管理道路、公园和商业服务设施则由筑波新城开发公司负责。在项目发展选择上,根据本地特点优势,研究开发关键的高新技术领域和项目,并形成具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 三、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的借鉴与创新 通过学习和比较国内外相关发展模式,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的建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借鉴和创新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发展总体规划 23 1. 科教优势、产业特色是基础 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

38、镇)的建设,应该只是沣西新区乃至西咸新区打造科技创新中心的肇始和开端,因此在起步阶段,如同中关村科技园依托首都高校群,杭州未来科技城依托浙江大学,上海创智天地园区依托复旦、同济、财大、二军大等 10余所知名大学、广州科技城依托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和广州医学院等知名高校那样,要依托并充分发挥西安交大的科教优势;此外,国际著名学镇的成功经验表明,必须选择发展能够体现当地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并最终形成具有根植性的地方生产体系和产业集群。为此,应从陕西经济与西安交大的实际情况出发,着力培养能够体现本地产业特征和区域优势的特色产业群,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创新港区内主导产业群内企业的分工合作

39、,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密切配合,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完善的产业体系,为创新港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2. 共建共管、融合发展是动力 国内相关建设模式表明,无论是科技园区、创新型城镇,还是大学城、科教园,都需要依靠各方力量,包括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如科技部、教育部等)、地方政府、高等院校,以及有关企业,统筹协作、共同建设;建设的过程和建成后的发展,都涉及到政府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发展总体规划 24 社会管理、高校科教实施、产业培育孵化、基础设施配套等方方面面,因此是一个(学)校社(会)融合、产学融合、产城融合、政企融合的过程,只有处理好各方面的融合关系,才能创建一个活力四射科技创新港。此外,

40、还应加强创新港内各种行业协会组织的建设,进一步强化、完善面向企业发展的信息咨询、融资、技术、人才培训等社会化服务体系。 3. 市场导向、全球视野是源泉 美国硅谷的发展经验表明,应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全球化竞争与合作,利用全球的人力、科技、信息等资源,提高创新港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学镇内产业的飞速发展。以工业研发中心为重要平台的以色列,整个国家可以看做是“第二硅谷”,面对国内市场狭小,资金、资源有限这一实际,依靠全球化创新资源进行“开放式创新”,并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技术创新作为主攻重点和突破口,即便在各大学和科研机构,也强调应用研究而非“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港的建设,也必须瞄准市场需求,

41、充分发挥“港”的吞吐作用,一方面注重对全球资源的吸收、引进和利用,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吸引世界跨国公司建立研发机构和地区中心,推进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和本地企业的技术升级,另一方面再把好的创新成果推向社会。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发展总体规划 25 4. 体制创新、政策扶持是保障 广州科技创新城在建设对接国际化做事规则、营造有利于人才引进和创新涌现的政策制度环境;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昌平园为投资创业的企业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对入驻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的,给予税收优惠政策;上海创智天地作为市政府批准的“杨浦知识创新基地”的核心组成部分,享受“张江发展专项资金”等相关扶持政策;

42、浙江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关于在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建设人才特区打造人才高地的意见,集聚全省资源加快打造科技资源充分集聚、体制机制充满活力。西咸新区作为国家批复的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西安作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核心城市和“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在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上也有诸多利好,因此科技创新港建设一方面应牢牢把握政策方向,另一方面还应积极主动申请更加全面的体制机制创新举措和扶持政策,为全面建设提供有利保障。 5. 生态优美、自然和谐是亮点 广州大学城绿化带面积占总面积的 55%,共保留了 11处原始生态林,规划建造了 8 个生态公园和 3 个

43、临江湿地公园,水体面积超过 10%。10 所高校校区建筑亦各有特色,形成了“以人为本、步行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试验区(智慧学镇)发展总体规划 26 优先、人车分流”的立体交通体系。杭州梦想小镇临近西溪湿地、闲林港,在环境打造上突出“生态”特色,提出造镇的“三生”原则:“先生态、后生活、再生产”,在自然的底板上进行嵌入式开发,核心区 1/3 的面积将保持原生态,包括稻田、菜地、水系等。美国的 Facebook 园区采取环境友好型设计理念,建成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和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站点之一,建筑全年 75%的时间不需要加热或空调,将会使用 100%的可再生能源。创新港在规划理念和建设实施过中,也要充分与西咸新区提出的田园绿地和生态廊道建设相呼应,打造生态环境友好的“智慧学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