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0320 领到科学 2 温馨提示: 同 学您好, 2014 年 10 月份的考试时间是 10 月 18 日 -10 月 19日。建议您:在考试当天最好提前出发,避免因交通问题影响考试。 学习方法 (一)合理规划日程表 当自考复习到临考前一个月左右,复习大局已定,应收缩到教材上来,通过看书上的目录标题、自己平时勾画的重点等,一章一章地进行回忆,发现生疏的地方,及时重点补充一下;已经掌握了的内容,可以一带而过。还可以看看自己总结的提纲、图表、重要公式和定理等,集中精力抓知识的主干,尤如动员大赛前的准备活动或适应性练习一样,通过收缩复习,强化记忆 ,为自考进一步打下牢靠的知识基础,以便能在考场上
2、根据主干线索,迅速回忆。熟悉地掌握知识的整体框架,才能应试中八九不离十。 考试前几天,要保持良好的学习和生活节奏,适当减轻复习的密度和难度,这是为了收到“先退几步,再跳得更远”的效果,保持大脑皮层中适宜的兴奋程度(既不放松也不紧张)。 (二)有效地安排复习时间 每天有四个高潮记忆点:第一点是清晨六至七点。此时大脑已在睡眠过程中完成了对头一天所输入信息的编码工作,加上没有前后识记材料的干扰,识记印象清晰,记忆效率高。第二点是上午八至十点。此时精力旺盛,识记材 料的效率高,记忆量较大。第三点是傍晚六至八点,第四点是临睡前一两个小时,其一是因为发生记忆后不再输入其他信息,故不存在“后摄抑制”的影响;
3、其二是大脑会无意识地进行信息编码整理,使识记材料条理化、系统化,有利于记忆的保持和摄取。考生应根据此记忆规律,安排好各科目的复习时间表,以期收到好的学习效果。 (三)复习要诀 复习要围绕一个中心内容来进行。从内容上来说不要超越教学大纲,也不要离开教材范围。每次复习的内容不要太多,要适当;要注意文理交替,也就是说尽量不把内容相近的科目放在一起复习。 要有集中的时间和安静 的环境。订一个复习计划,某一科的复习时间相对集中。复习时尽量减少干扰,保证有安静环境以集中注意力。 要做好复习前的准备工作。平时要利用零星时间,把与复习有关的书、笔记、作业试卷、参考题准备好,以便复习时综合比较,避免浪费时间。
4、认真做好复习笔记。在复习中应及时把自己思考总结出的完整而系统的知识记下尽量简明,有的可用图表。汇总起来,就是编织的知识之网。由厚厚一本书变成薄薄几页纸上的东西,既起到提纲挈领又有利于下次复习,强化记忆的作用。 用回忆法进行复习。在复习每个具体问题时,最好先独立想一想再看书;在复习每第 二个章节时,最好先把前面的回忆一下。在全面复习完后,最好把整个的知识点在脑中过一次电影。 要适当看点题,做点题。在复习知识的同时再做些题目练一练。做题时应先回忆解题思路。做题应围绕复习的中心选题,题目宜精不宜多,应注意题目的类型和综合性。 (四)消除复习中的心理疲劳 一是切除“懒根”。狠一点没关系,对自己实行强迫
5、性的“劳动改造”。如今晚要温 10 页书,做 20 道题,那么就一定要完成。否则,罚自己 20 个俯卧撑,或者更重的“刑罚”,罚到自己懒意全消。 二是适当调剂一下心理。一件自己厌恶的事,天天强迫自己去做,容 易产生心理的抵触。所以你应试图说服自己温书如何重要,并在脑中展现自己美好的前景。还可以试图改变一下自己的学习方法,让复习更有乐趣。比如自己考考自己,来点刺激,也可自己扮成老师,用讲解的形式来温习;还可把复习的内容用卡拉 OK 的形式唱出来,或者来一段评书。 对于自考,作好前期的规划和科学合理的时间安排是很重要的,做好了,可以事半功倍,做不好,则可能浪费很多时间而解决不好问题。考生要从以上几
6、个重要方面入手,抓住主要矛盾,才能快速通过自考关。 3 应试技巧 自考成绩如何,关键在于考生对本课程知识掌握的深度和 广度,从认知过程而言,对付考试是没有什么技巧,也不鼓励投机取巧,但是,在应试过程中,注意一些具体方法,对提高考试成绩是会有所帮助的。 首先,考生拿到试卷后不要忙于先看题目,要先写好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要按监考老师的提醒,清点一下试卷是否齐全,检查一下卷面印刷是否清楚。如果发现有漏页、错页或印刷字迹模糊的情况,应及时向监考老师提出,以便及时得到调换。 其次,要仔细审题。在考试的过程中,解答每一道题都要先审题。审题要弄清题意,不要 “ 定题 ” 。不仔细审题,容易答错、答偏。审
7、题时不能粗枝大叶,不能想当然,不能 操之过急,特别是那些形式上类似以前曾经做过的题目,要特别注意。有的考生将考题匆匆看一眼,认为题目似乎与自己复习中遇到的相同,就按原来的思路下笔解答,结果文不对题,成绩大打折扣。审题不可求快,文字较长的题目要稳下心仔细阅读。 第三,要认真答题。答题的程序有两种;一是根据答题的时间分配,采用先易后难的程序;二是按照试卷编排的顺序一道一道地往下答,如果遇到难题或一时答不出来的题目,先跳过去往下答。究竟采用哪一种答题程序,可根据自己的习惯进行选择,不管采用哪一种答题程序,在做完全部试题以后,都要认真检查,逐一复核 ,查漏补缺,检查时最好重新审题,防止误答和漏答。答题
8、要完整准确,条理清楚,要点突出,书写规范。考生答题要完整,该说的话要说够,不能丢三落四,切忌不分段,不分点写下来,那样眉目不清,难以取得高分,但也不必过于啰嗦,有关无关的话扯一大堆,让评卷老师找要点,这样多花时间还得不到好成绩。对于计算题,要把计算过程清楚地反映在答题过程中,一步一步解答,有利于成绩的评定。答题时字迹清楚,不要过于潦草,让人难以辨认。 同时,考试时应避免提前离开考场,应避免留下空白题。考试结束前,考生应对所有答题反复核查。对于那些没有把握 的答题,应着重以宏观角度去阐述。做到自圆其说,并尽量做完所有题目,不留空白题。 几种常见题型的答题方法 选择题:这种题型可考查考生的记忆、理
9、解、判断、推理分析,综合比较,鉴别评价等多种能力,评分客观,故常被应用。在答题时,如果能瞬时准确地把正确答案找出来最好,假如没有把握,就应采用排除法,即应从排除最明显的错误开始,把接近正确答案的备选项留下,再分析比较强以逐一否定最终选定正确答案。 填空题:这种题型常用于考核考生准确记忆的 “ 再现 ” 能力,在自然学科中常用于考核考生观察能力与运用有关公式、原理的能力。在答题 时,无论有几个空,回答都应明确、肯定,不能含糊其辞,填空题看似容易实则难,最好的应对办法是对学科知识中最基本的知识、概念、原理等要牢记。 名词解释:这种题型一般针对学科中的基本概念、专业名词进行命题,主要考核考生的识记、
10、理解能力。在答题时,答案要简明、概括、准确,如分值较大,可简要扩展。 简答题:这种题型一般围绕基本概论、原理及其联系进行命题,着重考核考生对概念、史实、原理的掌握、辨别和理解能力。在答题时,既不能像名词解释那样简单,也不能像论述题那样长篇大论,答案要有层次性,列出要点,并加以简要扩展就可以 。 论述题:这种题型一般从试卷编制的全局出发,能从体现考试大纲中的重点内容和基本问题的角度来命题,着重考核考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考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见性。在答题时,要仔细审题,列出答案要点,然后对要点逐一展开叙述,此时考生应发挥自己的真知灼见,要在深度,广度上下功。如果对哪些要点把握不大,时间又
11、不允许多考虑,那就宁可多答一些要点,但应避免把不能说明问题或者与答案相矛盾的东西都写上。 注:如发现复习资料有错误,请您谅解并及时向辅导员反馈更正,翰苑教育全体人员预祝您考试顺利通过! 4 00320 领导 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绪论 1、如何使用 VIP 精华版轻松备考? 2、 领会 简述领导活动的发展? 3、 领会 现代领导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4、 领会 应把领导活动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的原因及领导科学产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5、 应用 领导科学在我国兴起的条件及成果有哪些? 6、 领会 领导的含义及领导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7、 领会 领导科学的基本内容及核心组成部分有哪些? 8、
12、领会 领导科学的特点及其其他学科的关系是什么? 9、 领会 学习领导科学的意义及建设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的要求要哪些? 10、 领会 学习领导科学的根本方法、具体方法有哪些? 1、 问题: 领会 简述领导活动的发展? 答案:( 1)原始社会解体,人类历史进入奴隶社会并发展到封建社会,这些社会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产生出奴隶主和奴隶、地主和农民等根本对立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领导指挥的职能一般是由生产资料的占有者行使,即奴隶主和地主是天然的 领导者。小生产条件下的手工操作,生产规模较小,社会联系不多,生产活动主要是依靠经验积累进行的。与此相适应的领导方式,也主要凭借领导者个人的经验、知识和才干。
13、故这种小生产条件下的领导,又称为家长式的经验领 导。 ( 2)资本主义社会是从封建社会脱胎而出的,在这种社会条件下,私有制更进一步发展,社会生活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对立尖锐化。资产阶级是国家的统治阶段,无产阶段处于被压迫的地位,因此,领导体现剥削阶级专制统治和奴役的实质并没有改变。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专家式领导,专家集团式 领导等应运而生并逐渐普遍化,科学领导的产生不可避免。 ( 3)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了阶段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因而产生了全新的领导关系和领导制度。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要坚 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地位,无
14、产阶级、共产党的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不存在阶级专制统治和奴役的问题。在社会主义社会,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是同志式的平等关系,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人,都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都是人民的公仆。 2、 问题: 领会 现代领导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答案:现代领导越来越表现出如下的发展趋势: 一、 决策工作专门化 1、 长期的人类领导活动中,决策与执行都是统一在一起的。二者分离的标志是“事业部制”的产生。 20 世纪20 年代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裁 斯隆在“经理制”的基础上提出 “ 集中政策,分散管理”,建立“事业部制”,其实质是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分离。斯隆也因此被誉为带来“
15、组织革命”的“现代组织之父”。后来, 西蒙进而提出“决策工作专门化”的论点,即一切形式的领导,都专门从事决策,而不是决策执行与操作。 2、“决策工作专门化”与无所不管、事必躬亲的传统领导方式相比,其领导职能和任务在范围上虽然变得窄小单一,但由于决策工作所需要 掌握的信息量大而多变,这给习惯于个人作出决策的领导者带来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咨询机构就应运而生。现代咨询除官方内部咨询外,还有非官方的外部咨询,即民间 咨询,如美国兰德公司。在咨询建议的自主性、客观性方面,外部咨询优于内部咨询。 3、决策与执行分离,决策内部又有咨询与决策,即“谋”与“断”的分离。领导不再与管理混为一谈,领导
16、活动有其特有的领域、规律。 二、领导主体集团化 1、在小生产时代,政治上实行的君主专制,“朕即国家”;经济上实行的也是专制的“家长制”。在现代领导活动中,任何领域的领导主体都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集体,是由“硬专家”或“软专家”组成的集团。 2、在西方,发展 充分完备的股份制公司,由于股权的分散化,劳工和非股东专家进入决策集团,使得任何个 人企图控制企业、实行个人说了算的家长统治 几乎是不可能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股东有 100 万,但最大的股东也只占总股的 1%。日本松下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拥有公司的股票也不超过 3%。在这样的组织内,领导的集团化不只是趋势,而且是现实,这为决策的民主科学化
17、提供了可能。 三、领导方式民主化 1、现代领导集团和传统的个人领导的界限,不是简单的人数多少的问题,而是集团内部权力如何分配的问题。权力垄断、权贵脱节是专制统治的根本特征,而权力分享、权贵一致是民主体制的根本特征。“事业部制”及民间咨询机构的出现,也是民主制的发端 和主要表现形式。 2、民主化趋势的另一种表现是监督的独立化。传统的监督机构都是决策部门的下属机构,只能看决策者的眼色行事。而现代的监督机构越来越要求不仅独立于决策机构之外,而且与之是平行的,甚至地位更高。除了独立的监督机构之外,还有社会舆论、消费者、政府部门和相关法律的监督。 3、领导方式的民主化必然要求法治化。近代以前的领导方式,
18、主要是领导者以个人 的意志理事治国,故简称“人治”。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适应,领导活动越来越需要克服其主观随意性,需要加强法制,切实做到“法治”领导。法治化必然成为一种维护民主、安定 社会、提高领导绩效的现代领导方式。 四、领导方式科学化 5 科学化趋势是相对于传统的经验领导而言的,表现在两个方面: 1、 遵循严格的程序。无论是制定还是实施决策,都有一定的程序。西蒙就是由于对“决策程序的创造性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的。严格的决策程序是决策科学化的重要内容,而先定性后查证、边设计边施工等都是不科学或反科学的。 2、 运用科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如运筹学理论与方法、信息理论与方法、咨询理论与方法、决策
19、理论与方法等。在领导活动中,由于方法不科学而走向负面的现象是经常发生的。 3、问题 : 应用 应把领导活动作为一 门科学来研究的原因及领导科学产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答案:一、应把领导活动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 1、 领导活动是人类一种特殊的重要实践活动,不仅领导活动实践需要一门科学,而且领导活动实践本身就包含着及其丰富的科学内容; 2、 领导活动有其他领域所不能代替的特殊规律和科学内容; 3、 领导活动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 二、 领导科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1、 现代社会生产的发展; 2、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3、 现代社会分工发展与深化的结果; 4、 人类领导思想 成果长期积累的结果,人类
20、领导艺术长期凝练、提高和升华的产物。 4、问题: 应用 领导科学在我国兴起 的条件及成果有哪些? 答案: 一、领导科学在我国兴起的条件: 1、 领导科学的产生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1978 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伟大转移,开始了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阶段。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崭新的、极其艰巨复杂的事业,加之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更使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课题,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需要处理和解决许多层出不穷的问题和矛盾,战胜许多难以想象的艰艰难和险阻。 2、领导科学的产生是总结党丰富的领导经验和领导理论的需要: 在我国长期的革命和
21、建设实践中,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集中了全党和全国人民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智慧,对领导的本质、选拔和使用干部、领导干部素质和领导班子建设、领导制度改革、调查研究、科学决策、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思想政治工作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过精辟的论述,积累了丰富的领导经验,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领导理论和领导方法、艺术。 3、领导科学 的产生是借鉴古今中外领导思想和管理理论的结晶。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我国理论界和学术界思想获得大解放,深入研究我国几千年文明历史发 展中形成的一整套治国理政思想,广泛吸收和借鉴西方领导科学理论、学说和方法,并且把自然科学的某些成果运用
22、于社会科学,从而逐渐形成了一门把古今中外领导理论和经验熔于一炉、具有中国特色而又面向世界和未来的新型学科 领导科学。 领导科学在我国建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发展于 90 年代,完善于 21 世纪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提出,为了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研究解决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的问题,必须改进领导方法和领导作风,必须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二、领导科学在我国发展中所取得的成果: 1、发表了一大批研究论 著和论文。 2、形成了一只研究队伍。 3、建立了教学、科研机构。 4.开辟了研究园地。 5、 问题: 领会 领导的含义及领导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答案: ( 1)领导的含
23、义: 领导是人类群体活动中的必然产物,是一种行为,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 ( 2)领导的研究对象: 现代领导活动的矛盾、特点及其规律,领导的各个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规律。 6、问题: 领会 领导科学的基本内容及核心组成部分有哪些? 答案: 一、领导科学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领导本质的理论 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领导活动 有其不同的本质。领导本质通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来。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应是领导科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2、领导观念的理论 领导行为是由领导观念支配的,观念不同,领导活动的方式和效果就会不一样。观念足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更要实现科学领导,就应正确地
24、进行观念更新。 3、领导职能的理论 领导职能是领导者根据客观情况而开展的必要的领导活动。 4、领导体制的理论 领导体制是实现领导的工具,包括组织机构的设置和权力的划分等。它对领导活动的顺利开展,起着根本性、全6 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作用。 5、领导者的 素质和修养的理论 领导行为的主体是领导者。领导者既指个体又指群体,个体必须具备与其职责相应的素养,群体必须有合理的结构。领导者的素质是发挥领导作用的基础。现代领导者应加强锻炼和修养,具备政治品德好、身体健康学识广博、组织领导能力强等素质。 6、领导方法、艺术、作风的理论 在领导活动中,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有科学的方法。 7、领导绩效 考评的
25、理论 领导绩效是领导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指领导者实施领导的行为能力、工作状态和结果。 二、领导科学研究范围中,最基本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1、领导活动的主体,包括领导者的 观念、职能、素质等问题; 2、领导活动的结构,即领导体制等问题; 3、领导活动的过程,包括领导职能的运用、展开、领导方法、艺术、作风的发挥以及领导效绩的考评等问题。 6、问题: 领会 领导科学的特点及其其他学科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 一、领导科学的特点有: 1、综合性。 这是由领导活动本身及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领域所决定的。 2、应用性。 这是由领导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决定的。 3、社会历史性。 这是由领导行为的社会历史性
26、决定的。 二、 领导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领导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 主义哲学能够而且也必须指导领导科学,但是不能也不应该代替领导科学。 2、领导科学与政治学:两者不能够也不应该同等。 3、领导科学与管理科学:管理科学更多地接近硬科学,领导科学更多地接近软科学。 4、领导科学与党的建设学说:党建学说的研究内容更集中,而领导科学的研究范围更广阔。 7、问题: 领会 学习领导科学的意义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的要求有哪些? 答案: 一、学习领导科学的意义有: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需要。 2、深化改革的需要。 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 4、 迎新
27、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需要。 二、建设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的要求: 1、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2、必须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 3、必须继承和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认真总结我党的领导实践经验。 4、必须有分析地借鉴国外和我国古代的领导思想。 8、问题: 领会 学习领导科学的根本方法、具体方法有哪些? 答案: 一、理论和实践相统一,是学习领导科学的根本方法。 1、要重视学习理论; 2、要加强理论的应用,坚持 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二、学习领导科学的具体方法有: 1、实证方法,又称调查研究方法。 2、历史方
28、法。 3、比较方法。 4、案例方法。 5、系统方法。 6、借鉴方法。 第二章 领导与领导者、被领导者 1、 领会 领导的含义及属性是什么? 2、 应用 为什么说领导的社会属性决定领导的本质 ? 3、 领会 领导的特征有哪些 ? 4、 领会 领导的类型有哪些 ? 5、 领会 领导 基础的组成要素 有哪些? 6、 应用 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属性 ? 7、 识记 领导者的含义及本质是什么 ? 8、 识记 领导 者的特征及地位与作用 有哪些 ? 9、 领会 简述被领导者的含义、本质及特征 ? 10、 领会 简述被领导者的地位(作用)及对好的被领导者的基本要求 ? 11、 领会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是什
29、么? 1、问题: 领会 领导的含义及属性是什么? 答案: 一、领导的含义: 领导是指一定的社会组织或群体内,领导者运用其法定权力和自身的影响力,采用一定的形式和方法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并共同作用于各个客观对象,以实现预定目标的行为过程。 二、任何领导都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二重性。 1、领导是社会共同劳动和共同生活的自然需要。 人们为了自身生 存发展的需要而改造自然,不得不进7 行共同劳动、共同生活,为了使群体共同生活朝着有序 化进行,群体活动的组织必然有分工协作。人类活动正是以群体活动为特征,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 2、领导活动不仅具有自然属性,尤其还具有社会属性。 任何领导在一定的社会中进行
30、,因而必然受到社会制度的制约,受到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的制约,受到社会生产方式的限制。究竟采取什么样的领导方式,归根到底应是由生产方式的性质决定的。领导活动不仅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生产关系的表现。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规定者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 间的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集中表现为生产过程中的领导关系。这种由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和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属性就是领导的社会属性。 2、问题: 应用 为什么说领导的属性决定领导的本质? 答案:领导的社会属性决定了领导的本质。这是因为: ( 1)领导的社会属性规定着领导的自然属性。 ( 2)社会属性决定领导活动中主导要素
31、得以形成。 ( 3)社会属性桂规定着领导活动基本要素的相互关系。 ( 4)社会属性不受自然属性改变的影响,仍然决定着领导的本质。 3、问题: 领会 领导的特征有哪些? 答案: 一 、领导认识的特征: 1、原则性; 2、超前性; 3、综合性; 4、创造性; 5、系统性。 二、领导实践的特征: 1、权威性; 2、依附性; 3、目标性; 4、组织性; 5、协调性; 6、超脱性; 7、服务性。 4、问题: 领会 领导的类型有哪些? 答案: ( 1)以领导的历史进程为标准:自然式领导、家长式领导、管理式领导和公仆式领导。 ( 2)以生产关系为标准:原始社会的领导、剥削阶段社会的领导、社会主义社会的领导。
32、 ( 3)以领导的工作领域为标准:政党领导、行政领导、军事领导、企业领导。 ( 4)以领导的专业性质 为标准:政治领导、经济领导、文化领导。 ( 5)以领导成员为标准:个人领导和集体领导。 ( 6)以领导的层次为标准:高层领导、中层领导、低层领导。 ( 7)以领导工作的重心为尺度:以人为中心的领导、以事为中心的领导、人事并重式的领导。 ( 8)以领导所拥有的权力和影响关系为依据:正式领导、代理领导、非正式领导。 5、问题: 领会 领导基础的组成要素有哪些? 答案: 领导基础,是领导活动赖以存在并发挥作用的根本条件,主要表现为一种综合影响力,组成要素包括: 一、领导者的权力来自两个方面: 1、由
33、组织授予的外在权 力 外在权力,即法定权力,或称职位权力,主要是指依据职位而产生的权力,包括奖惩权和各种法定职权等。它受法律保护,具有明显的强制性。 2、来自于领导者自身的内在权力 内在权力,即个人权力,包括威信威望、模范感召权和专长权、参考权等。 二、品德 品德是领导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它包括政治方向和立场、理论素养、道德作风等方面。一个领导者如果没有正确地政治方向,纵有天大的才能,也不会给人民带来利益。坚定的政治立场,是领导者对阶级利益的绝对忠诚。这种忠诚,表现在政治信念和政治实践上。 三、领导者除了品德之外,还要具备相应 的领导才能。 领导者如果能力缺乏或低下,就难以对其周围产生重要的影响
34、力,也就难以做出一些成绩或为人民办些实事,也就难以得到群众的拥戴。因此,领导者必须具备如下能力:善于从政治上考虑问题的政治洞察能力;善于集思广益、择善而从的决策能力;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较高的交际协调能力;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精通的专业能力;出色的科学思维能力,等等。 四、领导者具备这些能力,就要拥有渊博的知识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又参与品德的铸造。这也是我们所说的“非学无以广识,非学无以立德”。领导者要掌握多方面的能力,就要拓展知识面, 加 大知识深度。领导者要在政治理论知识、历史知识、现代经济知识、领导和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科技知识等方面多下工夫。 6、问题: 应用 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属
35、性是什么? 答案: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服务。 ( 1)强调领导就是服务,就必须正确处理指挥员和勤务员、主人和公仆、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 2)社会主义的领导,肩负历史重任,指挥社会活动的运转。但这种指挥员的身份又是与勤务员的角色相联系8 的。 ( 3)从领导要素角度看,领导就是服务必须要处理好公仆与主人的关系。 ( 4)领导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教育,要对广大群众 进行宣传、动员、培养和培训,努力从各方面提高他们的素质。 7、问题: 识记 领导者的含义及其本质是什么? 答案: 一、领导者的含义: 领导者是指在社会共同活动中,在一定的职位体系中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个人或集体。 二、领导者的本质是领
36、导者与其他社会实践主体联系时所表现出来的属性,是领导者内在的固有属性。包括: 1、在阶级社会中,领导者的本质是广大劳动群众的统治者、剥削者、压迫者、奴役者。 2、在社会主义社会者,领导者的性质和作用应当是当权者、负责人和服务员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 8、问题: 识记 领导者的 特征及其地位与作用有哪些? 答案: 一、领导者具备如下特征: 1、拥有职权。 领导者首先必须担任一定的职务,然后根据职务的性质、轻重赋予其一定的权力。 2、负有责任。 根据权责一致的原则,领导者的职权越大,其责任越重。 3、提供服务。 领导者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组织或群体的共同劳动或共同生活需要领导者的服务。 4、富于创新。
37、 这是领导者区别于普通社会成员的本质所在。 5、多重角色。 一个领导者,不仅在社会中充当一般人所有的角色,而且还担任领导角色。 二、领导者的地位和作用: 根据马克思主义 认识论,主体是认识和实践对象性活动的发动者、实施者和责任承担者。领导活动的主体主体只能是领导者,领导活动的主客体关系只能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领导者是领导活动的主体,其在领导活动中就发挥主导作用。 1、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居于中心地位。 2、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起发动作用。 3、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起统率作用。 9、问题: 领会 简述被领导者的含义、本质及特征? 答案: 一、被领导者的含义: 被领导者是指在领导者的领导下,按照领
38、导的意图,为实现组织目标,从事具体实践活动的个人或集团。 二、被领导者的本质 是指被领导者在领导活动表现出来的内在属性。包括: 1、阶级社会中的被领导者的本质就是被统治者、被剥削者、被奴役者、被压迫者。 2、社会主义社会的被领导者的本质就是社会的主人。 三、被领导者的特征有: 1、服从性。 被领导者要服从于领导者。 2、受动性。 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带动被领导者努力实现组织目标。 3、对象性。 作为领导者的对应方,具有领导者服务时的对象性。 4、源泉性。 被领导者是领导者开拓创新的基础,具有源泉性。 5、不但担任领导职务或担任较低领导职务。 前者是针对被领导者而言的,后 者是针对
39、相对被领导者来说的。 10、问题: 领会 简述被领导者的地位(作用)及对好的被领导者的基本要求? 答案: 一、被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发挥着基础作用。 1、被领导者是领导者的对应面。 2、被领导者起着产生于选择领导者的根本作用。 3、被领导者对领导效能起决定作用。 二、对好的被领导者的基本要求有: 1、要服从领导。 从根本上说,被领导者服从领导,是领导活动客观规律决定的。 2、要支付领导。 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但被领导者并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因素,而是达到一定群体目标 的积极、主动的力量。 3、要监督领导。 被领导者对领导的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是实现人民民主权利
40、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使领导者保持公仆本色的有力措施。 11、问题: 领会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从性质上说,二者的关系也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 1)相互信任的关系; ( 2)相互促进的关系; ( 3)相互支持的关系; ( 4)相互转化的关系; ( 5)相互监督的关系。 9 第三章 领导的职能和原则 1、 识记 领导职能的含义及其在领导活动中的地位是什么? 2、 领会 简述领导职能的一般职能及领导指挥 的方式? 3、 领会 领导职能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4、 领会 简述领导原则的含义及领导的总原则? 5、 领会 领导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问题: 识记 领导职能的含义及其
41、在领导活动中的地位是什么? 答案: 一、领导职能的含义: 领导职能是从事领导活动的基本前提,领导原则则是实现领导目标的根本途径。领导职能,是领导的职责和社会功能,是领导本质的具体表现。 二、领导职能在领导活动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领导职能是确定合理的组织机构、实现领导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2、领导职能是领导活动科学 化的依据。 3、领导职能的实现情况是检验领导活动结果的依据。 2、问题: 领会 简述领导职能的一般职能及领导指挥的方式? 答案: 一、领导职能一般包括: 1、引导。 正确地规划目标是引导的核心,正确地提出任务是实现领导的中心环节,科学地制定领导方法是引导的重要内容。 2、
42、指挥。 是运用组织权责,发挥领导权威,推动下属为实现既定规划目标任务而努力。 3、组织。 是按照目标合理设置机构、建立体制、分配权力、使用人员等,这是实现领导任务的可靠保证。 4、协调。 是领导者运用各种措施和手段,使其所领导的系 统同外部环境以及系统内各部分和组成人员之间通过不断、及时的调整,达到协调一致,相互配合,以便高效率地实现领导目标的行为。 5、监督。 是经常检查规划目标任务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确保任务的完成。 6、教育。 是对广大群众进行宣传、动员、培训、训练。从各方面提高他们的素质,改正错误。 二、指挥的方式: 指挥一般可采取命令、说服、示范等三种方式。 1、命令
43、以强制性为后盾,是一种具有明显约束力的指挥方式,也是一种最常见的指挥方式。 2、指挥采取说服的方式,是指 领导在布置任务时要能够晓之以理,做耐心细 致的思想工作。 3、领导表扬先进,推广经验;以点带面,典型引路;身先士卒,为人表率等等,则属于示范的方式。领导的示范作用常常是无声的命令, 这种指挥的方式,往往能取得突出的效果。 3、问题: 领会 领导职能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答案:当代领导的基本职能有三个方面: 一、科学决策。科学决策是领导活动最基本的职能。领导者在科学决策中值得注意的是: 1、善于审时度势,利用机遇; 2、不仅实事求是,还要恰如其分,所谓有节,就是恰到好处; 3、善于运用冲突;
44、4、具有自我否定的批判意识,这是充分发挥“外脑”作 用的主观条件。 5、善于评价,评价能力是决策的基础。 二、选才用人。领导者用人要注意: 1、能级、能质对应。 能级即人才的能力高低层次,能质是指人才的不同素质类型。 2、优势定位。 即把人才安置在有利于发挥其优势的岗位上,创造条件,使其实现其自身的社会价值,从而发挥其内在积极性与潜能。 3、结构优化。 即各类不同人才配置得当,不仅消除内耗,而且获得最大效能。 三、思想政治工作。 正确处理好思想政治工作要素间的关系,应做到: 1、内容和方法必须适应被教育者的思想发展变化规律。 2、依靠群众力量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 3、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 4、
45、问题: 领会 简述领导原则的含义及领导的总原则? 答案: 一、领导原则的含义: 领导原则,是领导者在进行领导活动的过程中所必须坚持和遵循的标准或准则。 二、领导总原则: 1、党的基本路线原则。 是必须首先坚持的最根本原则,也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对党的基本路线简明而准确的概括。 10 ( 1)所谓“一个中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 ,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其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 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 2)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46、。 2、实事求是原则。 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活的灵魂,是邓小平理论中一条根本的思想路线和核心。 ( 1)作为一项领导原则,它主要是指领导者在进行领导工作过程中,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领导活动的规律,努力提高领导工作的效能。 ( 2)其要求就是实事求是地从客观出发,把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原理、路线、方针、政策等,同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紧密地结合起来。 ( 3)在开创全新事业的过程中,我们只能以马 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一切从国情出发,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提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检验我们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3、民主集中制原则 是我
47、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所谓民主集中制原则,也就是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原则。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内容包括: ( 1)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 ( 2)各级领导机关,除派出机关外,均有民主选举产生; ( 3) 各级代表大会产生本级委员会,各级委员会均向本级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 工作; ( 4)上级要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群众意见,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下级组织既向上级组织请示和报告工作,又要独立地解决各自职责范围以内的问题; ( 5)各级组织都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 6)上下级组织要相互沟通,互通情报,相互支持、配合和
48、监督,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保证领导者的活动处于组织和群从的监督之下,同时维护一切代表人民利益的领导者的权威。 4、群众路线原则。 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根本方法和原则。群众路线原则的基本内容包括: ( 1)正确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活动中的地 位和作用,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和创造者的观点; ( 2)正确认识无产阶级领导者是人民群众和社会的公仆的本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服务的观点; ( 3)以群众的利益为准则,树立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 ( 4)正确认识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 发展前进的真正动力,树立相信和依靠群众的观点; ( 5)用正确的方法领导群众,最根本的是贯彻“从
49、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5、问题: 领会 领导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案:领导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一、统一领导原则。 要求领导活动在一定时期内必须有统一的意 志、统一的目标、统一的行为规范。统一领导的两个方面的意思 : 1、组织体制应该坚持统一领导的原则。 2、人员序列应该坚持统一领导的原则。 二、分层领导原则。 要在领导系统中建立合理的层次系列,掌握适当的领导幅度,正确处理层次之间的关系。 1、分层领导由领导幅度所决定。 2、分层领导与领导职能相适应。 3、分层领导应该促进领导工作的有效性。 三、系统整体原则 要求领导者用系统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形成最佳的整体效能。 四、权责一致原则。 要求各级领导者都应具有一定的职务、权力、责任和利 益,并使他们相互一致。 1、职务与权力分离,就会使领导出现工作“虚位”。 2、权力和责任的分离是官僚主义产生与泛滥的基础。 3、职务与利益相脱离会使领导工作缺乏必要的动力。 五、民主公开原则。 要求在领导活动中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结果,接受群众监督。 1、贯彻民主公开原则,将有助于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