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佛教文化与现代人生,佛教文化自汉代传入中国后,历经二千多年之久,经过与以儒道为代表的本土文化的相互冲突、吸收、融合,已深深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完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中国的历史、政治、哲学、文学、艺术、观念心态、生活习俗等等许多方面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这都是不容忽视的历史事实。无怪乎有的学者说:“不懂佛学就不懂汉魏以来的中国文化。”、“撇开佛教文化,连话也说不周全。”这确实是有识之见。,1972年,英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与日本著名学者池田大作的对话中说: “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 (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一
2、、佛教的产生和发展,(一)佛陀的降生 释迦牟尼,幼名悉达多乔答摩,约生于公元前565年(时值中国春秋时代),是当时迦毗罗卫国国王的长子。父亲名净饭,母亲叫摩耶。摩耶夫人依当时风俗,回到娘家生产,路过蓝毗尼花园,在树下休息时,生下了悉达多王子。 其母产后不久去世。幼年的释迦牟尼由其姨母波阇波提夫人养育长大。他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能文能武。净饭王因其天资聪慧,相貌奇伟,对他期望很大。希望他继承王位,建功立业,成为一个“转轮圣王”(统一天下的君主)。,【降兜率】,【入胎】,【出胎】,(二)外出游观与出家 悉达多王子幼年时,就喜欢沉思,世间弱肉强食、生老病死种种现象,都引起他的感触和深思,都促使他思索
3、一个问题如何解脱世界的苦痛。受一位沙门的启发,他很早就有了出家的念头。 净饭王曾经想过各种办法来阻止他,特别是企图从生活的享受上羁縻他。悉达多王子16岁时,净饭王便为他娶了邻国的王女耶输陀罗为妃,生了一个儿子叫罗睺罗。但这一切都未能成功,悉达多王子终于还是离开国城,开始了出家修道的生活。关于他出家的年龄,有两种不同记载,一说是19岁,一说是29岁。,【出家】,(三)寻师修行 净饭王劝说无效,只好在亲族中挑选五位青年,随从悉达多王子一起修行。他们先后寻访、跟随当时最有名的一些学者学道,结果都不能满足要求。又开始了六年苦行,但终因徒劳无功而毅然放弃。五位随从以为他放弃了信心和努力,便离开了他,继续
4、他们的苦行。 王子于是一个人走到一棵毕钵罗树下,铺上吉祥草,向东趺坐,发誓说:“我今如不证到无上大觉,宁可让此身粉碎,终不起此座。” 在树下进入甚深禅定,思维解脱之道,终于在一个夜里,战胜了最后的烦恼魔障,获得了彻底觉悟而成了佛陀。,【降魔】,【成道】,佛陀(Buddha)释迦牟尼成道时之感叹: “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现前。”,(四)初转法轮 释迦牟尼成佛的年龄,也有不同的记载,有的说三十岁,有的说三十五岁。此后五十年或四十五年中,直到他八十岁逝世前,他没有间断过他的说法工作。他到处游行,向大众宣示他自己证悟的真理。他最初到
5、波罗奈城去找离开了他的五个侍者,为他们说法。佛教把佛陀第一次说法,叫做“初转法轮” 。,【说法】,(五)普渡众生 佛初转法轮后,受其教化而皈依的人很多,包括许多外道。其中最著名的出家弟子有十人:摩诃迦叶、舍利弗、摩诃目犍连、须菩提、富楼那、摩诃迦旃延、阿那律、优波离、阿难陀、罗睺罗。佛的姨母波阇波提也皈依而成为第一个出家女弟子。至于不出家而皈依的弟子则为数更多。佛的出家弟子,男的叫比丘,女的叫做比丘尼;在家弟子,男的叫做邬波索迦(优婆塞),女的叫做邬波斯迦(优婆夷),合称为四众弟子。,(六)佛陀涅槃 佛陀至八十岁去世前,在人间弘法四十九年,直至临终前还在说法渡众。佛逝世后,遗体举行火化。摩揭陀
6、国人和释迦族等八国将佛的舍利分为八份,各在他们的本土上建塔安奉。其中摩揭陀国安奉在菩提伽耶的一份,到公元前三世纪,被阿育王取出,分成许多份送到各地建塔。关于佛涅槃的年代,南传佛教一般认为是公元前545年。我国关于佛涅槃年代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一般公认的年代是公元前486年,与南传佛历相差59年。,【涅 槃】,(七)十大比丘传教 佛陀释迦牟尼的弟子成千上万,但最为有名的弟子有十人。他们是:头陀第一摩诃迦叶,智慧第一舍利弗,神通第一目犍连,解空第一须菩提,说法第一富楼那,议论第一摩诃迦旃延,天眼第一阿那律,持律第一优波离,多闻第一阿难陀,密行第一罗睺罗。 佛陀释迦牟尼去世以后,他所创立的佛教通过他的
7、十大弟子对他生前的教诲,回忆、忆诵、记录、整理,这就是佛经的结集,便产生了典籍,有了传教的理论,使佛教得以弘扬传播,越出印度半岛,流传到世界各地。,二、关于佛教的性质,佛教究竟是什么?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大多数人认为佛教是宗教,也有人认为佛教是哲学,也有人认为佛教是教育,等等。其实,只要进行客观的分析,并不难弄清佛教是什么。任何一个事物的成立,必须满足其成立所需的条件,如果具备了所需的条件,我们可以说这就是某种事物。同样,如果不具备所需的条件,我们就不能判定它就是某种事物。,佛教无法用“宗教”的概念去框定 为什么呢?我们要知道,“宗教”一词是从西方传入的,要成为一个西方意义上的、具足资格的宗教,
8、必须满足下列各项条件(同时,我们也来看看佛教是否符合这些条件):1宗教必须有一个全能全知的造物主,造物主依照自己的意志,创造了宇宙万物和所有的生命。而佛教从不承认有什么外在的造物主。2这个造物主,依照他的意志操作运转宇宙万物和所有的生命。,3任何宗教,都认为人是卑微的东西,他没有自救的能力,必须要作为没有个人意志的奴仆。因此,他对造物主必须称之为“主”,称他自己为奴仆,更要做一个好的、顺从的、驯服的奴仆,以得到造物主对他的怜悯,然后才能被造物主恩准进入天堂,永不堕落。如果,他不能讨好造物主,那他将会受到最严酷的惩罚,被打入地狱,永不复出。 而佛教却认为,人身难得易失,极为宝贵,六道之中,就解脱
9、和觉悟来说,人道具有种种优势,可以修道、可以成佛。,4一切的宗教,都讲求两个字,那就是“信仰”,任何宗教,你可以和他探讨辩论,但只要你最后问到造物主时,就不可以再往下多问了。因为,造物主的意旨就是一切,你不可以对他有所怀疑。此时,只有“信”与“不信”的问题,信仰什么?信仰造物主的意旨,绝对不可以对造物主提出丝毫怀疑。像这些先决条件,佛教都没有,佛教不强迫人信仰,只以理服人,说得口服心服,再劝人去学一学佛的身“教”和言“教”。佛教认为这是最好的认识觉悟真理的途径。,5每一个宗教,都有一个教主,他们是神的代表或是神的使者,这些宗教是由他们创立的。这些宗教,有组织,有阶级、层次、职称和领导系统。而这
10、些佛教却没有,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如果他想成为一个教主的话,真是易如反掌。但他却没有兴建过一间庙宇、树立过一座佛像、颁布过一部经典,这说明他从来没有企图要建立宗教系统。 总而言之,佛教无法用“宗教”的概念去框定。,佛教也不即是哲学1哲学必须依照二分法来进行分类定性。二分法的思维方式从一开始就要搞清楚:这种哲学思想是唯心论还是唯物论;是一元论还是多元论;是有神论还是无神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佛教既不唯心也不唯物;既非一元亦非多元;既不属有神论也不属无神论;既非性善论亦非性恶论。因此,佛教也很难用“哲学”加以框定。,2任何哲学思想,都必须依照逻辑学来进行思维探讨,逻辑学的三大定律:第一为“同一律
11、”:即A就是A,B就是B。第二为“矛盾律”:A绝不是B,B绝不是A。第三为“排中律”:一件事物,不可能同时既是A又是B。 哲学最基本的就是靠这三大定律来进行一切思维推理。但是,佛教的整个思维方式,却与此不同。 佛经上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又说:“烦恼即菩提”,又说:“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等等。佛教的这种思维方式与哲学相比较,可以说是大异其趣,尽管佛教中包含有哲学思想,但不能说佛教就是哲学。,3哲学是研究存在与思维的关系,而佛教则以证到真如实相,开启本具智慧,解决生死为主题;哲学重思辨,而佛法则重实证。,佛教既不是宗教,也不能说就是哲学,更不是迷信。那么,佛教究竟是什么呢?
12、 “佛”即梵语音译“佛陀”的简称,意为“觉者”即“觉悟的人”或“觉醒的人”,“觉悟”了什么?通俗地说,就是彻底、究竟、圆满地觉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一个人只要能够做到“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就是佛。因此,简单地说,佛教既不是宗教,也不能说就是哲学,佛教是教育,是一个觉悟者的言教和身教。学佛就是要学习那个觉悟者的言教和身教,从一个不觉悟者,变成觉悟者,以实现“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目标。学做佛的人就是通常所说的佛弟子。,弥勒菩萨之表法意义,四大天王之表法意义,诸佛通号之十大名号释迦牟尼佛或诸佛通号之十大名号。又称如来十号、十种通号。虽称十号,然一般皆列举十一号,即:(1)如来,谓乘如实之道而来,
13、而成正觉之意。(2)应供,意指应受人天之供养。(3)正遍知,能正遍了知一切之法。(4)明行足,即天眼、宿命、漏尽三明及身口之行业悉圆满具足。(5)善逝,乃以一切智为大车,行八正道而入涅槃。(6)世间解,了知众生、非众生两种世间,故知世间灭及出世间之道。(7)无上士,如诸法中,涅槃无上;在一切众生中,佛亦无上。(8)调御丈夫,佛大慈大智,时或輭(“软”的繁写体)美语,时或悲切语、杂语等,以种种方便调御修行者(丈夫),使往涅槃。(9)天人师,示导众生何者应作何者不应作、是善是不善,令彼等解脱烦恼。(10)佛,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知见三世一切诸法。(11)世尊,即具备众德而为世人所尊重恭敬。此外
14、,诸经论中亦有仅列举十号者,即将世间解、无上士合为一号,或将佛、世尊合为一号,或将无上士、调御丈夫合为一号等诸说。,三、澄清对于佛教的种种误解,(一)佛法不同于哲学上的唯心主义 一般人总以为佛法是唯心论的,在这辩证唯物时代已失去了存在价值。其实,哲学是研究存在与思维的关系,而佛教则以证到真如实相,解决生死为主题,原不必混为一谈。佛法说真俗二谛。就真谛说,照而常寂,本无可说;就俗谛方面讲,寂而常照,无法不备。故佛法有时说物、有时说心、有时说亦心亦物、有时又说非心非物。,说物 佛法所说,根尘(物)和合方生六识(心),“心本无生因境有”,正说明人的认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物是第一性的,心是第二性的,是
15、存在决定意识的。说心 但就思想有其主观能动性的积极作用方面来说,佛法便有“唯心所现”的说法。但佛法所说的这个“唯心”,正指出它唯是主观的妄想分别,教人不要上当,要彻底加以破除。这就是佛法的唯心和西方哲学的唯心绝对不同的地方。,说亦心亦物 就存在与思维关系的密切来说,佛法有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心物共说的教理和即心即物、心物不二的说法,那末佛法又象是亦心亦物论。说非心非物 但因为心和物都是运动变化、生灭不停的假相,而说“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中论),那末佛法又是非心非物论。 可见佛法说心说物,原无定法,它的目的总在使人破除主观的分别执著而归到客观的真实,既一切不立,又一切不废,空有齐资,纵横
16、无碍。所以光说佛法是唯心论者,对佛法是不够了解的。,佛法“四料简”与对六祖慧能“风动?幡动?仁者心动”公案的误读四料简佛教特殊的“教学手段”。夺人不夺境夺境不夺人人境俱不夺人境俱夺,公案正解 夺境不夺人佛法说心说物,原无定法,因病予药而已。它的目的总在使人破除主观的分别执著而回归到客观的真实。六祖慧能此处说“心动”,是运用了“四料简”中的“夺境不夺人”之法,针对二僧“心外求法”的迷执,因机施教,令其反观自心,开显本具智慧。因此,慧能此说与唯心主义毫不相干。,(二)不是单纯的“劝人为善” 也有人以为佛教无非是“劝人为善”而已。这一看法实为似是而非,诚然,佛法是讲究为善的,因为它本来大无不包,细无
17、不举。由于人们贪嗔痴慢、自私自利的思想和行为太多太深,所以不得不用五戒十善来作对治。而且佛不但劝人为善,更教人为善而要不住着于善,要有大公无私的“忘我”精神,方能达到觉悟的目的。这却不是一般人所能知道的了。,(三)不是消极逃世大乘佛教精神主张:“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离世法而证佛法。” 六祖慧能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法华经也说:“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又说:“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经云:“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愿为众生趋走给使。”“负荷人生,永使解脱,”这又是佛法无我利他慈悲精神。,(四)不是神道设教 佛法所说宇宙人生的一切问题,
18、完全是从实证的智慧中所生出的,与愚昧盲从不可理解的邪说根本不同,其所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平等观点,以及由意识的活动而自作自受的因果法则,更是与宗教家“创世主权高于一切”的迷信说法完全相反。所谓佛和菩萨,是能以佛法来自利利人,肯牺牲自己,为人民、为众生而服务,在不同觉悟程度上的人的代名词。可是由于千百年来民间习俗的影响,一切愚昧无知、荒谬怪诞的邪道百神,无不附会于佛,这不但埋没了佛教的真理,也模糊了世人对佛教的正确认识。,四、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及其影响,概括地说,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及其影响,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一)文学方面:由于佛典的翻译,刺激了中国文学的革命,从诗文的意境
19、到文体的演变,在魏晋南北朝的时代,就已有了新的气象。六朝时代,由于梵文的拼音华严字母的翻译,启悟了中国文字的反切,由反切产生四声,由四声而把五言七言诗改进为律绝。,在唐朝时代,由于印度佛典的大量翻译,也将印度的文法输入了中国,比如“八啭声”,即是名词、代名词、动词、助词等,又如佛典中的“六离合释”,就是梵文文法的一种。到了唐代以后的文体,多能近于写实而顺畅,都是受了佛教文学的感染;经隋唐而至宋代,“弹词小说”或“平话”的出现,则是受了佛教所用“变文”的影响;接近于语体的唐宋诗,如白乐天及苏东坡等的诗,是因禅宗的“颂古”以及寒山、拾得所作深入浅出的新诗而来。,梁启超曾说过:中国古诗中的第一长诗“
20、孔雀东南飞”,是受马鸣大师所作“佛所行赞”的影响。唐代禅宗的许多大师,创造了运用白话的语录体,来说明佛法的要义,因此之后就有了宋明理学家的语录出现,这完全是学的禅宗的笔法。明清的小说是由平话及拟平话而来,小说中“有诗为证”的风格,散文之后以韵文作结的形式,以及弹词里的说白与唱文夹杂并用,显然都是受了佛经中“长行”与“偈颂”并用的暗示。,随着印度佛教著作的翻译和流传,也为中国文学语言宝库增添了三万五千多个新词语,佛教典籍中不少优美的典故和具有艺术美的新词语,都被引进了我国六朝尤其是唐以后的文学作品,其中源于佛教的成语,几乎占了汉语史上外来成语的90%以上。印度和中国佛教的新词语丰富了我国文学语言
21、的宝库,有的甚至成为人们常用的稳定的基本词汇。,从佛教用语演化成为日常用语的,如:世界、如实、实际、实用、觉悟、刹那、净土、彼岸、因缘、三昧、公案、烦恼、解脱、方便、涅槃、婆心、回向、众生、平等、现行、相对、绝对、知识、唯心、悲观、泡影、野狐禅、清规戒律、一针见血、一切皆空、一超顿悟、一念万年、一弹指间、三生有幸、三头六臂、不二法门、不生不灭、不即不离、五体投地、功德无量、丈六金身、恒河沙数、隔靴搔痒、拖泥带水、大吹法螺、大慈大悲、生老病死、六根清净、心猿意马、本地风光、得未曾有、唯我独尊、骑驴觅驴、不可思议、冷暖自知、僧多粥少、味同嚼腊、快马加鞭、皆大欢喜、表里不一、百尺竿头、苦中作乐、菩萨
22、心肠、昙花一现、大千世界、“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等。,源于佛教的常用典故有:火宅、化城、诸天、一丝不挂、三十三天、三千世界、五十三参、天龙八部、千手千眼、观河皱面、天女散花、天花乱坠、当头棒喝、醍醐灌顶、极乐世界、拈花微笑、罗刹鬼国、现身说法、众盲扪象、百城烟水、井中捞月、香南雪北、泥牛入海、口吸西江、香象渡江、借花献佛、呵佛骂祖、痴人说梦、蒸沙成饭,等等。 上述种种语言现象表明,佛教新词语丰富了汉语的表现力,方便了人们的思想交流,在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起了积极的作用。,(二)艺术方面:建筑 魏晋的佛教建筑,一直影响着中国的建筑形态。佛教建筑
23、虽不如西方建筑的实用,但由于佛经中对天宫及佛国净土的描绘都力求艺术化,建筑物的布置、点缀都十分庄严、雄伟,具有原始印度佛教的特色;又如由佛教而传入的佛塔建筑,使中国的建筑艺术更进一步,开拓了新的里程。,雕塑 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也给中国带来了塑像的艺术,在此之前,中国尚没有塑像的技艺。唐朝的佛教塑像,美伦美奂,曾极一时之盛,又如洛阳的龙门石窟、大同的云岗石窟和敦煌石窟,其工程之浩大,技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这不仅是中国的艺术宝库,也是世界性的艺术瑰宝。书法艺术 由于佛教中保存了许多碑碣,也为中国的书法艺术留下了一笔无价的财富,许多名家的字迹,多由佛教的流传而得以遍及民间。,音乐 在音乐方面,
24、例如“鱼山梵呗”,就是受佛教梵音影响而来的中国音乐。,(三)科学方面:逻辑学 佛教传入以前中国虽已有了邓析、惠施、墨子及荀子等类似逻辑学(名学)的提出,中国形成完整的逻辑学,却是从佛教输入以后的因明学开始。 天文历法 中国从唐朝到明朝,都是用的一行禅师所定的历法,这是根据印度的天文学而来的。,(四)哲学、宗教方面佛教初入中国时,道教的排斥很大,但到了魏晋时代,讲佛学的引用老庄,讲老庄的也引用了佛经,从此之后,道教典籍的日益完备,在许多方面都是取材于佛教,比如地狱及阎罗的观念,就被道教接受了也运用了,而在佛教未传入之前,中国是没有阎罗的观念的。到了宋代的全真教,完全就是禅化的道教。由于禅宗的启发
25、,宋明理学的出现,有人说根本就是禅化的儒教,虽然这些理学家由于偏执一己的门户之见而反过来抨击佛教,但他们却是“坐在禅床上骂禅”。,近代以来的中国思想家中,比如:康有为、谭嗣同、章炳麟、梁启超、胡适、梁漱溟等,其中一些人虽然未必信仰佛教,但他们却都受到佛教思想的启发。此外如著名学者方东美,也曾强调大乘佛教的精神以及佛教所要建立的世界。史学家钱穆,对佛教就曾表示出极高的敬意,哲学家唐君毅,就自称受到圆觉经等的启发很多。由此可见佛教对于中国思想文化影响之深远。,(五)民俗方面 中国原有的儒家信仰,是着重于现实人生的建设,很少去推究生前死后的问题,所以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纵然讲到善恶的补偿及惩罚
26、问题,也只寄望于各人的后代子孙,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就是说的这样的观念。但从现实的历史事实上来看,并不能从根本上解释因果问题。自从佛教传入之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因果观,为中国的民间,带来了新的观念,佛教指出在生死轮回以及善恶报应问题上,人们的一切行为,均由各自负责,善报属于自己,恶果也属于自己,现生若不报,来生必报。这一观念,不论人们相信与否,从客观的社会影响方面来看,的确起到了鼓励人们努力从善去恶的积极作用,对于千百年来中国民心社会的安定也发挥了深远的影响。,五、佛教的基本思想,(一)缘起论 “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简单地说,就是一切事物或一
27、切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待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离开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因、缘,一般地解释,就是关系和条件。“缘起论”可以说是佛教思想的理论基石。佛曾给“缘起”下了这样的定义: 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 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 这四句就是表示同时的或者异时的互存关系。,“缘起性空”与“性空缘起”,众缘结合的现象实存不妄,非缘合的独立自性空不可得二义若在观念中彼此对立,尚未悟出佛陀正见的本义。 引自佛法三根本要义宗喀巴大师著,佛经中说缘起有十一个意义:1.无作者义,2.有因生义,3.离有情义,4.依他起义,5.无动作义,6.性无常义,7.刹那灭义,8.因果相续无间断义
28、,9.种种因果品类别义,10.因果更互相符顺义,11.因果决定无杂乱义。这些意义都是不同于其他教派的教义的。 十一义归纳起来,有四个重要的论点:一、无造物主。二、无我。三、无常。四、因果相续。,1无造物主 “无造物主”的论点,就是否定创造宇宙万物的主宰,即十一义中的“无作者义”。既然“诸法因缘生”,就不能有独立的造作者。任何一个因都是因生的,任何一个缘都是缘起的,由此而得出结论:没有绝对的一个因。缘起论不仅否认人格化的造物主,而且也否认作为宇宙本源的理性化的存在。 另一方面,缘起论固然不承认有一个绝对的第一个因,但同时又反对认为一切出自偶然的观点。而主张任何现象的生起,都不是无因的,而是受必然
29、的因果律支配的,这便是“有因生义”。,2无我 “离有情义”、“依他起义”和“无动作义”,都是说明无我的道理的。“有情”的梵语是“萨埵”,人和一切有情感的生物都叫做有情。婆罗门教和其他各派主张一切有情都有一个常住的固定不变地存在的、起主宰作用的“自我”,意义与“灵魂”相当。 缘起论则认为所谓“有情”,无非是种种物质和精神的要素的聚合体。,五蕴:蕴Khandha就是堆,把种种不同的现象分类,每类做为一堆,这就是蕴。 色就是各种物质,眼、耳、鼻、舌、身五根(根就是感觉器官)和色、声、香、味、触五境(境就是感觉对象)等都属于色。 受、想、行、识四蕴包括重要的精神要素:受是感觉,感觉苦、乐或不苦不乐等;
30、想是印象摄取事物的相貌,知道是青、黄、赤、白,是长、短、方、圆,是苦是乐等;行是思维,思维是推动身心活动的力量,所以叫做行;识是了别对于所认识的对象,予以判断和推理。,佛教根据以上两方面的分析,说明有情不是固定的单一独立体,而是种种要素的聚合体,而任何要素又是刹那间依缘而生灭着的,所以找不到一个固定的独立的“有情”在支配着身心,也就是找不到“我”的存在。这便是无我的简单解释。 “无动作义”,就是不承认因果之间有来去。缘起论承认由因生果,而反对因变成果的说法。根据这个道理,佛教虽然也讲六道轮回,但是不承认有个灵魂从这个有情的身体投入另一个有情的胎里去。这个道理是从无我的教义引伸出来的。,3无常
31、宇宙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相对的互存关系,其间没有恒常的存在。所以任何现象,它的性质是无常的,表现为刹那生灭的。这就是十一义中“性无常义”和“刹那灭义”。佛经中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就是这个意思。,一个物体的生住异灭,一个世界的成住坏空,实际都是刹那生灭相续的存在。照佛教的教义,一切现象没有不是刹那生灭的。佛教把主张“有常恒不变的事物”的见解叫做“常见”,认为是错误的。 根据佛说,佛法分三个时期:一是正法时期,即佛教兴起时期;二是像法时期,即演变时期,这时期开始有佛像,所以称像法;三是末法时期,即衰坏时期,佛并且曾经说过将来法灭时的情况。“诸行无常”,佛教也不例外。,4因果相
32、续 因缘所生的一切法,固然是生灭无常的,就竖的方面来说,又是相续不断的,如流水一般,前前逝去,后后生起,因因果果,没有间断。从横的方面看,因果的品类有种种无量的差别。种种品类差别的因果关系固然错综复杂,但其间又有井然的法则,一丝不乱。一类的因产生一类的果,如善因得善果,因与果相符,果与因相顺;一类的因不能生另一类的果,如种瓜只能得瓜,不能得豆。佛教认为因果的法则是决定的,虽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也不能加以改变的。这就是“因果相续无间断义”、“种种因果品类别义”、“因果更互相符顺义”和“因果决定无杂乱义”的简单解释。佛教把主张“现象灭了就不再生起”的见解叫做“断见”,认为是错误的,属于邪见。,
33、“无造物主、无我、无常、因果相续”四个论点实际只是两个论点“无常”和“无我”。“无常”就是生灭相续,它不仅包括“刹那生灭”的意义,而且包括“因果相续”的意义。“无我”就是没有主宰,没有一身之内的主宰,也没有宇宙万有的主宰。所以无造物主的意义,实际包含在“无我”里面。“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是佛教对宇宙万有的总的解释,也可以说,是一切法的总法则。所以“无常”和“无我”的教义被称为“法印”。,(二)四法印 印就是印玺。国王的印玺可以证明文件的真实有通行无阻的作用,借以比喻佛教的主要教义,也以符合“法印”而证明其为真正佛法,掌握了它,便能对一切法通达无碍,所以称为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34、”,并称三法印,或者加上“有漏皆苦”(或“一切皆苦”),亦称四法印。依此四准则可用以判断任何见解,是否合于佛理,可否导致清净解脱。这四准则是佛法对宇宙、生命和解脱的基本见解。一切佛法,终不与此四准则相悖,否则,便不名佛法。,1诸行无常 宇宙间一切物理与心理的行为现象,同是迁流不居,不得永久,这就是诸行无常。2诸法无我 造成世间物质现象(色法)和精神现象(心法)本身,都没有一个常住不变,能作永恒主宰的“我”。,3有漏皆苦(一切皆苦) “有漏皆苦”中的“漏”就是烦恼。佛教认为众生不明白一切法缘生缘灭,无常无我的道理,而在无常的法上贪受追求,在无我的法上执着为“我”,或为“我所有”,这叫做惑,惑使人
35、烦恼,所以又叫做烦恼。 烦恼种类极多,贪(贪欲)、嗔(嗔恨)、痴(不知无常无我之理等等叫做痴),这是三毒,加上慢(傲慢)、疑(犹疑)、恶见(不正确的见解,如常见、断见等)为六根本烦恼。,由于烦恼而造种种“业”,业就是行为(身业)、言语(口业)、思想(意业)的活动。烦恼和业引生未来或为天人,或为人,或为地狱、鬼、畜生的身心;于是又起烦恼,又造业,又生身心,这样的生死轮回,没有休歇。而生死轮回是苦的。对于“苦”,佛教有“三苦”、“八苦”等种种说法。,就“一切皆苦”而言,是说现实世界乃凡夫之轮回界,充满苦恼与不满,而无任何绝对之幸福、快乐、完美、圆满、纯净等可言,因此说“一切皆苦”。 众生在世间的一
36、切感受苦、乐、非苦非乐,都称不上是真正的快乐,却只不过是不同程度的痛苦而已。这也叫“诸受是苦”。 上面所说因惑而造业,因业而有生死苦,就是佛教对苦的缘起解释,全面分析起来有“十二缘起”,我们将放在后面来讲。,4涅槃寂静 “涅槃寂静”和“有漏皆苦”相反。涅槃是无漏,是苦果苦因的消灭,也就是十二缘起法的止灭。更明确的来说:凡是属于不清净的污染的缘尽灭,无明转成为不污染的清净智慧,一切法上为清净智慧所照见的实相谛理,这就是涅槃,也叫做“现法涅槃”。涅槃的意义是圆寂,就是说:智慧福德圆满成就的,永恒寂静的最安乐的境界。佛教认为这种境界“唯圣者所知”,不能以经验上有、无、来、去等概念来测度,是不可思议的
37、解脱境界,也叫“出世间”。世间的无常、无我和痛苦能够全部寂灭于涅槃境界之中,这就是涅槃寂静。,“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 一般人常把涅槃解释为逝世,其实释迦牟尼三十岁的时候,便已经证得涅槃而成佛,不过当时他的肉体还是过去惑、业之果的剩余,所以称为“有余涅槃”。直到他八十岁逝世,方是入“无余涅槃”。也就是说,觉悟者于色身尚存、世间生命尚未终结的时候,已经能够经历和安住于此涅槃之中了。尚有色身所依而住于涅槃的就是有余涅槃,弃色身而住于涅槃的就是无余涅槃。,(三)四圣谛 “谛”就是如是不颠倒,即是真理。佛陀阐释四圣谛的目的,是要说明世间的因果以及出世间的因果。“苦”是指世间的苦果(苦的内容);“集”
38、是苦产生的原因世间因;“灭”是苦熄灭的果出世间的果;“道”是灭苦的方法,通往涅槃的道路出世间的因。,1苦谛 苦是受逼迫苦恼之意,主要指三界生死轮回的苦恼。有三苦、八苦等不同说法。三苦:一为苦苦,指正在受痛苦时的苦恼;二为坏苦,是享受快乐结束时的苦恼;三为行苦,世间一切都是有为变化,终归变灭,不能自主,不得自在,故苦 。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五取蕴苦。,2集谛 集就是招感集取,一切众生,长时以来,由于贪嗔愚痴的行为,造成善恶行为的业因,能感招将来的生死苦果。3灭谛 说明的是解脱与证果的道理。灭谛,为息灭、灭尽之意。灭尽三界之内烦恼业因以及生死果报,称为灭,
39、也称了脱生死,它说明众生可以灭除惑、业、苦,断除贪嗔痴等无明烦恼,从生死相续不断的苦报中得到解脱。灭是指不再有造作之心,究竟不生,不生所以不灭,达到涅槃寂静的境界,即为解脱。,4道谛 道为通达之意,也有道路的意思,说明离苦的道路,即达到寂灭解脱的方法和手段。通过学习、掌握一些修道的方法,努力不懈地修行,最后就可解脱生死。 道是出世间的因,解脱苦的方法,通往涅槃之路称为道。广义的说有三十七道品(戒、定、慧三学包括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修行法门,共称三十七道品),狭义的说有八正道。,(四)十二因缘 佛教把人生痛苦的根源归结为“五取蕴”,也就是说,人生痛苦的直接原因是有
40、“生”,生是苦的开端,生命是受苦的实体。由此,佛教又从人生过程的角度,把人生划分为许多部分,这些部分互相结合为无止境的痛苦锁链,并由此进一步阐明人生的痛苦现象及其根源,这就是十二因缘的道理。 十二因缘又称为十二缘起支,此十二支互相为因果。十二因缘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1无明 “无明”即无知,对佛理无知。无明是对一切法缘生故生、缘灭故灭、无常、无我的真实相不认识,特别对自己身心只是因缘所生的道理不能自觉,以为其中有常住的、唯一的、作主宰的我。由于“我”的执着,所以对境而有乐受、苦受等等感受,而起贪嗔痴等烦恼,而造种种善恶业。所以人们的生死痛苦的本源毕竟在于无
41、明。,2行 “行”是指意志活动。“无明缘行”是说因为无明使我们迷惑、无知而有种种世俗的意志活动生起,发动心驱使身,口,意造业,此称为“行”。此造作产生将来的果报,即是我们今世所受的善恶诸业的果报,所以“行”就是业报,使众生轮回于生死。,3识 “识”是指托胎时的心识,精神活动。由意志活动作牵引力,使“识”向与意志活动相应的处所投生。4名色 “名”指心、精神;“色”指色质、肉体。“名色”就是指胎中的精神和形体。“识缘名色”,是说在胎儿在母腹中身心得到发育。,5六处 “六处”也叫“六入”,指眼、耳、鼻、舌、身、意,即五种感官和心(合称“六根”)。这里指胎儿由身心混浊状态发育出不同的认识器官。也就是胎
42、儿即将诞生的阶段。6触 “触”指触觉。这里指胎儿出生后,六种认识器官与外界事物相接触而产生触觉。相当于幼儿阶段。,7受 “受”指感受。由于年龄增长,心识渐次发达,认识器官与外境接触时,能够领受外界的反作用,而产生苦、乐、非苦非乐三种感受。相当于童子阶段。8爱 “爱”指渴望、贪爱、贪欲。人进入青年阶段,对于外界事物就会由感受进而产生贪爱。,9取 “取”指追求执取。成年以后,贪欲转盛,对外界可享受的一切,周遍驰求,执着不放。10有 “有”指“业”,即思想行为。由于追求执取而有种种思想行为。这些行为是能产生未来果的善恶业,故名为“有”。,11生 “生”指来世之生。由于前面的爱、取、有,所生起的迷惑和
43、所造的善恶业,必然产生果报,从而导致来世的再生。12老死 生缘老死。即有生必有老死。,上述十二个环节,辗转感果,所以称为因,互为条件,所以称为缘,合称为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是说明众生生死流转的因果联系的,它强调十二个环节按顺序组成因果循环链条,任何一个有情识的生命体,在没有获得解脱前,都依此因果律,“生生于老死,轮回周无穷”。十二因缘是生命现象的总结,也生命痛苦的原因。 十二因缘包括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两重因果,称为三世两重因果。,三世两重因果,十二缘起归纳起来仍不外乎上面所说的惑、业、苦的关系。无明、行是过去无始以来的惑和业,招致现在识、名色、六入、触、受的苦果;爱、取、有是现在的惑和业
44、,招致未来的生、老死的苦果。这些都是“有漏皆苦”一句所包括的内容,也就是四谛中苦谛和集谛的内容。,(五)八正道此八正道是道谛中最重要的修行方法。1正见: 即对事物的如实知见,是离开邪非的正确见解。简单地说,正见就是佛教智慧。2正思维: 在没有贪嗔等烦恼的情况下,依正见观察、思维,如理地作出决定,故又称为正欲或正志。由正思维才能做出正确之身口意业的行为。,3正语:即戒止口之四恶业。(1)不妄语欺骗。(2)不两舌,搬弄是非;或发表引起两者间之憎恨、敌意及不和之言论。(3)不粗口恶口骂人或苛刻、酷毒之讽刺等。(4)不作无意义及无利益之空谈或花言巧语绮语。 不讲这四种话语就是正语。佛教认为应该讲合理、
45、真诚、以及和蔼可亲的话语。,4正业: 正当的行为,即戒杀生、邪淫、偷盗等,行为善良,不侵害一切众生就是正业。于修道时,在行住坐卧中正念而住。5正命: 正当的生活,即按佛教的标准谋求衣食住行的必需品,以合法不损害他人的谋生方式来维持生命,乃至不贩卖众生、军火、杀生器具、醇酒、毒品或嫖赌等,其他如诈现奇特、自说功德、星相占卜等,都应反对。远离一切不正当的职业。若是出家众,则如法求衣服、饮食、坐卧具、病缘医药供身什物。,6正勤(正精进): 精进努力止恶修善,即精进修道。这里的正精进专指修禅定而言。正勤有四,所谓四正勤既是:(1)未生善令生(2)已生善令住(3)未生恶令不生(4)已生恶令灭 也就是要努
46、力防止恶心生起,已经生起的要使它断除;要努力使善心生起,并使它发展臻于完善。强调在禅定中要注意防止懈怠和昏沉。,7正念: 以世间法来说,不生邪恶之心念,称为正念,反之则是邪念。以修行来说即是忆念正法,如四圣谛、八正道、四念处及菩萨道等等修行方法为正念。于修道中不忘失所修的法,心念时时明了不忘失。这个八正道中的正念偏重于定学,即是你所修的法或境,要保持它,称为正念;如果没办法保持它,既是失去正念。,8正定: 正确的禅定,即正身端坐,专心一境(心一境性),远离散乱之心,身心寂静,作正思维,以佛教智慧观察宇宙人生的真相,领悟四圣谛等佛理的意义,从而获得身心的解脱。正定有初禅至灭尽定,禅定时的用心不外
47、两种情况:(1)止(三摩地):即入定,心一境性,并非不起念,而是心念保持在专一之定境中。(2)观(毗婆舍那):于定中起智慧,用佛法观察实相。 修“止”能暂伏烦恼,但不能除去烦恼;修“观”则能除去所对治的烦恼。,戒:正语、正业、正命 三无漏学定:正勤、正念、正定 慧:正见、正思维,(六)三皈五戒十善与六度四摄1三皈依: 三皈依是指皈依佛、法、僧三宝,为进入佛门的第一步。佛教认为只有受了三皈依,才能成为一个正信的佛弟子。,皈依两字,从字面上解释,皈是回转、回头,或是归投;依是依靠,或是信赖。另有一种解释,皈由白字和反字合成,也有转染成净之意。凡是回转依靠,或归投信赖的行为,都可称为皈依,所以皈依两
48、字,也不是佛教之所专用。小孩归投向他母亲的怀抱,依靠母亲、信赖母亲,所以能有安全之感,这一安全感的产生,便是出于皈依的力量。因此,凡是由于归投信赖而能产生安全感的行为,均可称之为皈依。,不过,讲到皈依的真义,凡是不究竟不著实不可靠的信赖与信仰,均不得称为真归依。佛教认为,唯有皈依佛教,才能使人渐渐地走上离苦得乐的究竟解脱之道。因此,三皈依不但是一切戒的根本,也是佛教行人日常修持中的根本。 佛教的总体,便是佛法僧三宝。,2五戒: 戒律,戒是有所不应为;律是有所应当为。佛教认为戒是一切法的基础,所以佛陀说:“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即是此意。佛陀在各种不同的因缘下,依据众生不同的根器,制定了无量无数的戒律。五戒是戒律中最基本的戒律。,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至于出家众的戒律,比丘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戒,条文细密,成为专门学问。五戒是消极的戒恶,十善是积极的行善。,